禁各地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

在5月8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我为教育部的这个决定叫好点赞!

先说宣传"高考状元"。所谓高考状元,是指每年高考各省、直辖市、省辖市的高考第一名,有"加分状元"、"裸分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等等明目。每年高考结束后,各地习惯大力宣传,这些"状元"登红榜,上报纸,进荧屏,入公号,学校现金奖励,地方政府现金奖励,一些企业为了借"状元"之名产生广告效应,也不惜出重金奖励。一时间,各级"状元"红极一时,荣极一时,风光无限。


笔者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对宣传、炒作"高考状元"早有异议。如此宣传炒作,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

其一,状元这个概念是封建科举时代的产物,散发着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意识。在古代,一个人考中状元,意味着学而优则仕,要做官了,要发财了,要封侯了,要光宗耀祖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当代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习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到处高呼大叫 "状元",客观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社会对高考第一名的正确理解?这与社会上一些娱乐场所起名动辄"皇家""贵妃",辐射的其实是一种封建意识并没有什么区别。


其二,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对于尖子生的心理健康必定有不良影响。本来只是一次考试分数名列第一,但是,无限放大的宣传、奖励、炒作之下,学生很难不飘飘然,很难不误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很难不生骄矜之心。其实,高考状元只是高考分数第一,若从道德品质、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衡量,真的不一定方方面面都是"状元"。但我们的宣传和炒作是"一好遮百丑",这对尖子生认识自我,客观上也是一种误导。我作为一线教师早就观察到,其实,不少尖子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名校研究生、博士生自杀和伤害导师的情况也曾不断见诸媒体,就是证明。

其三,宣传、炒作高考状元,对其他学生来说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本来,通过高考,大多数学生都有学可上,都是成功者,但是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难免使其他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失败心里,是教育成为"大多数人是失败者"的教育。


再说宣传升学率。曾几何时,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可是,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许多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评价一所学校,越来越以升学率高低为标准,由此,一些极端追求升学率、把高中搞成近乎监狱的所谓"名校"也誉满天下。这是教育的怪圈。大力宣传升学率,是教育极端功利化的表现。我说得夸张一点儿,现在的一些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恨不得把高考试卷偷出来,让学生三年就做那一套题,然后全员考上北大清华。教育本来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事业,现在却这般浮躁,这般极端功利,实在令有识之士质疑和担忧!

所以,看到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欣慰,教育部毕竟站得高,看得远,洞察到了中学教育的弊端。

禁各地宣传“高考状元”和“高考升学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