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都是隱睪,因爲父母的決定他們的生育力天壤之別

兩個就診者出生時都是雙側隱睪,因為治療時間不同,他們的生育力也是天壤之別:一個無精子症,另一個生育力正常。

就診者小林因為婚後未育2年就診。第一眼就感覺他的鬍鬚和喉結幾乎看不到,精液分析提示精液中沒有精子。男科查體發現雙側睪丸每側只有2ml左右(正常男性12-20ml),質地軟。問診時小林告訴我他出生時雙側隱睪,父母聽人家說等段時間蛋蛋自己就會下來,也就沒往心裡去。這一等,竟然等到了小林上小學,他7歲時才做了雙側隱睪下降固定術。在他印象裡,兩個蛋蛋大小几乎沒有長過。

就診者小吳只是來做個備孕前檢查,精液分析提示精子濃度活力均在正常範圍。我誇他備孕前主動檢查是對雙方的負責,小吳告訴我他生下來雙側隱睪,在快到一歲的時候做了雙側隱睪下降固定術。他有點不放心所以備孕前來做個檢查。我給他做男科查體時發現睪丸大小約12ml,第二性徵發育完全正常。

---------------

這兩個就診者都是出生時雙側隱睪,但人生境遇卻完全不同。為什麼同病不同命?聽生殖科的手札君為你娓娓道來。

  • 什麼是隱睪
出生時都是隱睪,因為父母的決定他們的生育力天壤之別

隱睪--顧名思義就是睪丸沒有在陰囊內,而且出生後四個月睪丸仍沒有自發性降入陰囊。睪丸可以停留在腹腔內或可在腹股溝管內觸及。2%-5%足月男嬰和大約30%早產男嬰出生時存在睪丸未下降,其實大多數(約70%)出生時仍未降入陰囊的睪丸會在出生後3-4個月完全下降。6月齡後自發性下降概率極低。

隱睪未下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

1、生育力下降

2、睪丸扭轉

3、睪丸癌

4、腹股溝疝氣

《美國泌尿學會隱睪評估和治療指南》、《北歐睪丸下降不全治療共識》均建議不採取激素治療(因為激素治療的有效率存疑)而建議行手術干預。

隱睪手術的時機

因為隱睪在出生後6月齡再發生自發下降的

可能性極小,同時隱睪內的胎兒期生殖母細胞向成人暗型精原細胞的正常轉換受損(發生在六月齡),所以建議在六月齡後如果孩子睪丸未下降入陰囊,應該儘快手術干預,不超過兩歲。拖延時間只會進一步降低睪丸內精原細胞儲備,成年後發生無精子症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時因為無法正常轉化,生殖母細胞出現惡變的可能性也像一顆手榴彈一樣隨時潛伏(隱睪發生睪丸腫瘤的概率是普通睪丸的2.9倍)。

------

如果第一個就診者小林的父母在小林兩歲前安排小林做隱睪下降固定術,那麼小林的睪丸完全有望發育到正常大小。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在此提醒各位家有男寶的爸爸媽媽們對於隱睪一定不要輕視。

附加小科普:因為隱睪手術不及時導致睪丸發育不良致無精子症的患者可以嘗試睪丸顯微取精,仍然有接近40%的獲精率。

參考文獻:Undescended testes (cryptorchidism) in children Management (uptodate)

關注生殖健康,關注“生殖科的手札君”

出生時都是隱睪,因為父母的決定他們的生育力天壤之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