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喚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教育,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是對生命的尊重。

一位美國教師在中國某醫學院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注意到沙灘的淺水窪裡,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捲上岸來的小魚。被困的小魚儘管近在海邊,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然而用不了多久,淺水窪裡的水就會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小魚就會乾涸而死。

這位男士突然發現海邊有一個小男孩不停地從淺水窪裡撿起小魚,扔回大海。男士禁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裡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回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撿起一條魚扔還大海。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其實,這個故事恰好對應了泰戈爾老人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每當一位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信中寫道:“親愛的老師,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

很顯然,人類有獸性的一面和天使的一面。教育者的目的是使人的靈魂得到鍛鍊,克服獸性而轉化向天使的一面。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這是教育久遠而宏大的終極旨趣。否則,你擁有的知識愈多,對人類,對生命的危害愈大。

在這方面的教訓太沉痛了:李政道博士的一位高足盧剛,因論文獎落選,嫉恨、失望困繞著的他,竟然開槍打死了4位太空物理學家,繼而仇殺了自己的獲獎同學。河南宣化一位16歲少年劉某因與女友吵架,竟然喪心病狂地開著轎車朝行人一路碾軋,致使2死13傷。

時下,我們的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養成,以致於有些學生對生命、對世事愈來愈冷淡、冷漠甚至冷酷。

所以,一位日本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培養學生“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這種情懷就是在乎沙灘上每一條小魚的生命的男駭所擁有的情懷。否則,視小魚如草芥,給鮮花以蹂躪,即使其道德評分或許很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價值。

對人的尊重,對宇宙的敬畏,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存在,知曉生命的不可重複性。人不應無端地剝奪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級的生命。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當一個人對低級的生物或動物毫無憐愛之情時,你能指望他尊重高級的生命嗎?反之,當一個人充滿了對小草、小魚生命的關懷時,對於高級的生命、對於人的生命,他能不尊重嗎?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 一個對外部世界冷漠無情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個由許多對生活、對生命無動於衷的人組成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者,也許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要做,有許多具體的課業要抓,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人文情懷,其中最基礎、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點乃是喚醒學生尊重生命的良知。

“我深信,薰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薰陶出來的。”

1

如何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愛孩子的,但是,怎樣才是真愛孩子,卻大可商榷。現在的普遍方式是,物質上無微不至,功課上步步緊逼,精神上麻木不仁。

在我看來,這樣做不但不是愛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真愛孩子的人,一定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此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

具體怎麼做,我說一說我的經驗供參考。

要點有三。

其一,捨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閒談、共度歡樂時光,讓孩子經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

其二,盡力抵制應試教育體制的危害,保護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生長。

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精神,不是給孩子準備好一個現成的未來,而是使孩子將來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2

貌似深謀遠慮,實則目光短淺

今日的家長們似乎都深謀遠慮,在孩子很小時就為他將來有一個好職業而奮鬥了,為此拼命讓孩子進重點學校和上各種課外班。

從孩子這方面來說,便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可怕的競爭,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後的文憑,不知要經受多少作業和考試的折磨。

家長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一句話: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恰好一開始就是輸局了。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發展,只學得一些技能,將來怎麼會有大出息呢?

一個人從童年、少年到青年,原是人生最美好也最重要的階段,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現在這個價值被完全抹殺了,其全部價值被歸結為只是為將來謀職做準備。

多麼寶貴的童年和青春,竟為了如此渺小的一個目標做了犧牲。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3

該怎樣在應試教育的夾縫中生存

現行教育的尺度極其狹隘,無非是應試、升學、就業,其惡果是把孩子們培養成片面的人、功利的人,既不優秀,也不幸福,喪失了人生最重要的價值。

最令人擔憂的是今天教育的久遠後果,一代代新人經由這種教育走上了社會,他們的精神素質將決定未來中國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準和社會面貌。

應試體制實際上把所有學生和家長逼入了一個賭局,一邊是應試教育,另一邊是素質教育,看你把賭注下在哪一邊。

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人把賭注完全押在了應試教育上,竭盡全力成為贏家。在我看來,這樣做的風險其實更大,如果贏了,不過是升學佔了便宜而已,如果輸了,就輸得精光。

相反,把賭注下在素質教育這一邊,適當兼顧應試,即使最後在升學上遭遇一點挫折,素質上的收穫卻是無人能剝奪的,必將在整個人生中長久發生作用。

所以,以素質的優秀為目標,把應試的成功當作副產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在教育中,最不重要的是知識的灌輸。

當然可以教孩子識字和讀書,不過,在我看來,這至多是手段,決不可當作教育的目標和標準。

追求孩子識多少字和背多少古詩,甚至以此誇耀,那不但可笑,而且可悲。

教授知識的方法是否正確,究竟有無價值,完全要看結果是激發了還是壓抑了孩子的求知興趣。

活躍的理性能力是源頭,源頭通暢,就有活水長流,源頭乾涸,再多的知識也只是死水。

教育的最高境界 是唤醒孩子尊重生命的良知(外一篇)

4

最有效、最省力的教育——薰陶

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智力生活,樂在其中,欲罷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在這方面,父母的榜樣能產生顯著的作用。

那種逼迫孩子參加各種競爭的家長,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個淡泊於名利的人,必定也願意孩子順應天性愉快地成長。

我基本可以斷定,一個自己無為卻逼迫孩子大有作為的人,他的無為其實是無能和不得志。

一個自己拼命奮鬥卻讓孩子自由生長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於無奈。

這兩種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的未遂願望,但願望的性質恰好相反。

我深信,薰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薰陶出來的。

因此,做父母意味著人生向你提出了一個要求:必須提高你自己的素質。

神墨萬能哥,助身邊人進步!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