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

赤壁之战后,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乱世里,各方对人才都非常重视。但是自始至终,相比孙权和刘备而言,曹操周围聚集了最多的人才,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多,总结来看,主要还是以下六个原因:


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一、宗族起家​ 虽然他老父曹嵩沒资助自己跑去徐州。但曹操早年仕宦结交之辈,加上曹腾留下点人脉,以及其个人能力,还是能得到好友卫茲等相助,以及诸夏侯、曹起家。

二、奉迎天子​ 虽然是一把双刃剑,后期就有汉臣谋反,但早期还是能吸引大批人才。荀彧从袁绍投曹,两人能力对比是原因之一,但曹操在拥汉帝的名声一事上,当时比谋迎刘虞的袁绍好,至少曹操西向讨董,也有王族刘邈在刘协面前美言。得到汉帝名义下可以全国性征用贤士,华歆和王朗就是从江东回归。
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三、制度变革​ 对汉末崩坏的察举制力求变革,综名核实。战乱下百姓流散,靠乡议的察举制未必能运行,何况早已是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考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早期九品官人法是能力、品行和家世都考虑,不是魏末开始那变质只看家世的。中央任命官员评核,若任命得宜可以限制地方豪强的垄断。

四、唯才是用 ​ 才德兼备的人才,谁都会提拔,但德行有亏、有讥名的如郭嘉、程昱、陈矫、桓范等,不是人人能起用,例子可参考杨沛。出身寒微者如王象也被起用。
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五、赏罚分明​ 赏很容易,但不要过滥,东晋名相曾上笺,称达政之主曹操对功臣之最荀彧、爱子之宠曹冲,也不过是封为亭侯、赠別部司马,以魏武授官爵之严正,欲纠正永嘉末年那“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的歪风。罚也是一样,不宜过重,相对败军问斩、罪及家属,曹操仍是相对的宽厚。

荀彧曾评:“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 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六、吏治清明​ 这个不用解释,东汉中叶起多少智者不愿起仕,就是政治环境黑暗。用晋人刘颂的话做总结:汉末陵迟,阉竖用事,小人专朝,君子在野,政荒众散,遂以乱亡。魏武帝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于延康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

在争夺天下的三国,为何曹操的人才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