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观(一)——失败的课堂上,学生的N种“死法”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是课堂的导演;

这些年,感受过很多优秀的、令人振奋的课堂;

也看到过失败的、无效的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死”的很惨;

那么学生们究竟是怎样不明不白地“死”去的呢?

一. 信息技术包裹下窒息而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它给教学带来了便利,也让学生开阔了视野。

但凡事过犹不及。

前一段去南方听课,看到这样的授课模式——

学生人手一个ipad, 课堂是学生用ipad听听力,练习朗读,完成习题,然后老师用ipad给学生的朗读录音,现场打分;

另外,让学生到前面进行表演,然后由学生现场用ipad投票,屏幕上立刻出现统计的数字,像电视节目一样,好看,高端。

可是,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1.学生整堂课手里都拿着ipad,他的注意力会有多少集中在老师和同学身上?

2. 听听力时学生是带上耳机,没有干扰,而真正的考试和生活中,我们听别人说话是带耳机吗?明明老师可以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的东西,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3. 练习朗读是为了熟悉语段,增强语感,练习口语表达,录音打分当然可以,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可是,学生只是对着平板练习,没有和同伴的对话练习,少了很多交流互动的乐趣,语言的应用变成了单纯的发音检测,难免偏颇。

4. 现场投票环节,个人认为实在是为了哗众取宠。当时展示课上只有十六名同学,投票完全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统计,一目了然,而且有的学生因为网络不流畅和操作错误,而失去投票机会。我认为,这种投票适合参与人数多的电视节目,却不适合英语课堂,教育,应该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人为地增加无谓的操作,实在得不偿失。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辅助作用,但也仅仅是辅助;

如果使用过多,过于繁琐,则会喧宾夺主,课堂失去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乐趣,还如何称之为课堂?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已经让人与人之间减少了很多交流,如果让课堂成为电脑和ipad的天下,那么语言学习的意义何在?

二.无图无真相的模式下枯燥而死

这应该是另一种极端。

喜欢画面感,是人的本能。

比如微信朋友圈,单纯的文字是没人喜欢关注的,所以大凡发朋友圈的总要配几张图片,或美颜自拍,或网络爆笑图,才会吸引人的眼球。还记得有一张图片特别形象,一个小人儿手指着上方,旁边有一句话:图不重要,看文字!

课堂也一样。

学生学习,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如果只是看到满眼的板书,各种讲解,操练,学生会很累。

然而,在毕业年级,因为中考高考的压力,有的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法,拼命地讲授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结果往往造成,老师在前面挥汗如雨,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

无图无真相,枯燥 ,压抑,学习的乐趣何在?

三.表面繁华的形式下寂寞而死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每一个课堂,我们会发现,有些课堂,或者说很多课堂,都是老师和一部分优秀学生的舞台。

老师的设计好,课也讲的好,就像是给学生们备了一桌美味佳肴。

可是,学生的牙齿咀嚼能力,和肠胃消化功能并不相同。牙口好的,吃的快,消化好,吸收好;可是有的学生牙齿不好,咀嚼吃力,消化吸收慢。

那么,吃的快的当然可以和老师探讨美食的味道,和老师互动,甚至能够提出更多菜式的做法;而吃的慢的同学,还没品出个滋味,菜已经撤下了。

这些学生,一边费力地咀嚼,一边看着其他同学畅谈美食,无助而寂寞,学习的动力何在?

四.教师强大的气场下自卑而死

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在青岛参加的全国优质课大赛。一位来自台湾的美女教师,吸引了在场数千人的眼球!

她漂亮,有气质,口语超级棒,特别有感召力、有气场,整节课都好像是她的舞台秀,养眼,养耳,养心,不得不佩服,真好!

可是,静下来去审视她的课,却远不如她本人精彩。为什么?

因为她太强了,太优秀了,忽视了她的学生,反之,在她的强大气场下,学生畏惧了,自卑了,不敢说了!

当然,不可否认,那依然是一堂不可多得的好课,但是也只是一部分学生的盛宴,大部分学生,只是观众,自卑的观众。

一个课堂,没有优秀的老师是可怕的,只有完美的老师是悲哀的,学生不敢参与的课堂,学习的目的何在?

师者,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该思考的问题很多;

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知识在更新,一切都需要改变;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活泼起来?怎样才是学生的正确打开方式?值得探索。

欢迎大家留言。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