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胡立根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文藝氣質的《無問西東》,全片不像小說,倒像一篇散文,故事鬆散。但四個鬆散的故表面似不相連貫,但卻又有很緊密的聯繫。說它像散文,就是因其形散神不散。其實故事由形到神,構成四個層次的關聯:

第一層關聯是人物身份關聯:

故事的四個主角都是清華學子。

第二層關聯是人物關係關聯:

第二個故事的主角沈光耀是第一個故事主角吳嶺瀾的學生;第三個故事的主角陳鵬就是當年在地面靠沈光耀在飛機上空投食物活命的孤兒;第四個故事主角張果果的父母的救命恩人就是第三個故事主角陳鵬的同學李想,李想正是踐行當年陳鵬跟他說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的話,而救了張果果的父母。

第三層關聯是主題關聯:

四個故事都是關乎“抉擇”的故事,四個抉擇角度不同,恰巧是人生必將面臨的四個抉擇。

第一個故事是學業的抉擇。

20年代清華學子吳嶺瀾一次考試實科不及格,文科全部滿分,引起糾結困惑,導致學業抉擇的艱難。學業抉擇,實際是人生道路的抉擇。

第二個故事是生死抉擇。

西南聯大學子沈光耀,出身名門,優秀全面,父母希望他不問政事,專心學業,而他面對日寇入侵,面對民族苦難,國家需要青年上陣殺敵,甚至慷慨赴死,該何去何從?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第三個故事是愛情抉擇。

60年代的清華驕子陳鵬與同學李想、王敏佳,兩男一女,關係很鐵,實際形成了三角戀。李想先向敏佳表白,陳鵬選擇放棄愛情,選擇赴無人區進行核研究。但在敏佳遭受不白之冤、受到批判乃至殘酷毆打之時,李想為爭取支邊名額,選擇放棄愛情。陳鵬發現敏佳遭受批鬥幾乎被毆打致死、面部毀容,再次選擇了愛情,選擇對敏佳不離不棄。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第四個故事是靈魂選擇。

主角是當代清華畢業生張果果,影片描寫了他的兩個關乎選擇的故事。一個是職場內的選擇問題。本是職場贏家的張果果,卻被上司David設計導致離職,老闆Robert利用張果果被David設計而導致離職的事件,想要張果果提供David違規的證據。是選擇復仇而翻身,而是選擇忠於朋友?張果果選擇了守口如瓶。第二是,張果果為給一家奶粉企業設計廣告,而找了個四胞胎家庭,試圖以客戶長期資助困難四胞胎家庭,讓嬰兒父母現身說法的方式宣傳企業,結果因為自己被上司設計導致離職,資助方案流產,未得到資助的四胞胎家庭生活困難,急需幫助,他有被這戶人家賴上了的感覺。幫還是不幫?也是抉擇,最終他本著自己的良心,決定自費幫助這個困難的一家人。

這四個抉擇,恰是青年人生必須面對的抉擇,而且一個比一個難度更大,表面看似乎沈光耀的抉擇難度最大,事關生死,但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頭,熱血青年,往往會有這樣的選擇。而陳鵬的抉擇,一輩子的不離不棄,那也很難。而在利益關頭,在被人出賣的情況下,選擇堅守,不也難能可貴?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第四層關聯也是最深層的關聯是主旨的關聯,是內在思想的關聯:

那就是,四個故事,四個抉擇,都是心靈與信念的抉擇,而抉擇的原則就是泰戈爾的那句“對自己的真誠”,也就是清華校歌第三段中的“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不問西東,只問初心,就是你的信念,你的原初的想法,你的真心。

當然,這裡涉及更深層次的中華文化問題,容另文細說。

當然,為什麼是這四個故事?為什麼說清華卻很少提及名人?為什麼選擇清華?影片在回答什麼?影片的意義是什麼?敬請關注本號,本號將連續回答這些問題。

《無問西東》四個故事的四層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