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1D戰鬥機將如何發展?

白虎堂


J11D必然會用於替代或補充J11B機群。雖然有更為先進的J20可以用於制空作戰,但是J20也並非適合所有的戰場環境,另外考慮到使用的經濟性,也需要一款可以執行制空任務的專用三代改戰機。

未來需要打什麼仗就研製什麼武器。未來的戰爭是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的體系化戰爭,任何武器單元都是網絡中的一個節點。再先進的武器單元都依賴於這個網絡,併為這個網絡提供支持。

事實上,在信息戰環境下,複雜的電磁環境會大大削弱隱身戰機的效能,如果能借助於一體化信息網絡的支持,擁有先進傳感器、強大電子戰能力和強悍的武器掛載能力的三代機反而會有更好的作戰效能。



基於以上分析,J11D的改進方向會朝如下幾個方向進行:

首先,增強態勢感知能力。除了採用來自J20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外,一定會採用功率更大相控陣雷達,甚至會採用蒙皮天線技術。

其次,採用更先進的數據鏈技術,保證網絡節點的透明鏈接。

第三,更強大的電子戰能力。J20為實現隱身,儘可能隱藏自己電磁特徵,自然也不會主動發出電子干擾信號。而J11D則不同,可以裝備大功率電子戰干擾機,主動把水搞渾。

可以想像,未來的戰爭中,J11D與J20相互配合,奪取制空權。

『關注鶇飛天,感謝圖片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鶇飛天


如今中國已經服役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空優戰鬥機J-20,也進口了Su-27系列的終極改型Su-35S,看上去似乎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發展J-11D戰鬥機,然而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資料圖

實際上,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將是大量四代機加上少量五代機的機隊配置,大量的J-10,J-11,J-16仍將是未來空軍編隊的中堅力量。那麼中國當前裝備的J-11A,B性能如何呢?

J-11A基本可以看作是全國產化無修改的Su-27SK,是一架20世紀80年代末水平的四代機。而J-11B是進行航電改進的J-11A,說到底,J-11A已經可以說是落後了,而J-11B與美軍的F-15E,F-16E,F-18E相比也只能說是勢均力敵或者略有優勢,既然美軍還要對其較為先進的四代機機隊進行升級,目前又不可能用五代機全面替換現有的四代機,那麼對J-11的改進仍然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資料圖

很明顯,討論J-11D是否會下馬其本質可以說也是在討論中國的四代機J-11系列是否會準備退役的問題。畢竟J-11D是作為J-11系列的改型,不是說要用全新生產的J-11D去替代我國現有的大量J-11A,B。而是在J-11D這一改型成熟以後,將我國的大量J-11A,B按照其技術指標進行升級。

目前的J-11B使用的仍然是平板縫隙天線雷達,沒有像J-10BC那樣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機體構架與Su-27SK相比提升也沒有多大,性能也仍不及Su-35S,那麼很顯然,J-11B還得改,就算以後改出來不叫J-11D,至少也不是J-11B。

資料圖

說到底,財大氣粗的美軍都要把F-15機隊延期服役到2040年,並計劃戰時由一架F-22與4架F-15組成的編隊進行作戰,這已經反映了目前戰鬥機技術發展的一個客觀事實——五代機尚未到完全替換四代機的時候,既然J-11戰鬥機還要升級,那麼J-11D就還會繼續發展。


白虎堂


蘇-27系列戰鬥機,自從引起到現在,已是二十多年,中國推出了殲-11系列戰鬥機,其中殲-15和殲-16已經入役,蘇-27有單座的型號,從組裝生產的殲-11A,到改進換航電換髮的殲-11B,絕不見殲-11C,2015年出現了一架塗著“D1101”,是以稱做殲-11D,噫,這是一型什麼樣的性能的殲-11系列飛機呢?

推測的設定。現在的問題,中國會不會照著蘇-35來一架呢?蘇-35是脫胎換骨後的蘇-27,機體改進幅度大,裝配了矢推發動機,具有全新的航電。我們使用蘇-27多年,已經吃透了蘇-27技術,依現在的航空科技水平,對機體改造沒問題,航電也沒大礙,只是矢推難辦?發動機設定先放一放,中國正然要搞,急切的問題在哪裡?個人覺得應該有那麼一款電戰的型號,此前網上的議論,電戰飛鯊。

腦洞大開。美國EA-18G,威力甚大,我軍應開始研究這一型號,以殲-11平臺來展開就不錯,因為殲-11有不錯的飛行性能,特別是在換裝了“太行”以後,就是殲-11B的航電也與蘇-27基本型不可同日而語,我們的殲-11系列已經有成,應該說非常成熟。在此基礎上開展電戰型號試驗,合情合理,也合乎軍事鬥爭需要。殲-11D有成,用之殲-15G就是了,一款兩型,沒有問題,都在沈飛嘛,不麻煩的。

蘇-35的三代半問題。蘇-35是三代半,沒有問題,然而我們引進的目的,是為研究咂摸三代半的戰術,而非要將殲-10和殲-11進行大規模升級,既費時又費力,弄到最後還是一款三代機,終歸是三代,與其這樣,還不如集中精力發展自己急缺的型號,應該說電子戰飛機大有用場。而三代重型機,殲-16已經足夠威風,制空與對地攻擊並重,應該是蘇-30的思路。

如此,這樣的殲-11D才是我軍所歡迎的。


魂舞大漠


現階段殲-10、殲-11系列在整個空軍體系金字塔中屬於數量眾多的中堅地位,殲-20、殲-16入役是屬於金字塔的頂端位置,形成高低搭配體系。殲-11升級型號殲-11 D由此應運而生,但這是否就是最優化結果呢?我看未必:

一、使用方向來說,空軍殲擊機配置防禦圈從裡到外應該是:1、殲-10A/B/C(專屬於國土防空);2、殲-11B/殲-16(海岸至200哩專屬經濟區,對空、對海和對地攻擊);3、殲-20則作為靈活配置部署熱點方向。由此,殲-11B/殲-16面對的任務應該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空優與多功能的任務特性不同而已。且蘇-30MKK的使用情況經常更多的被指派執行東海、臺灣方向的攔截任務,因而殲-16完全可以取代殲-11系列。

二、型號技術的先進性來說,殲-11與殲-16的機體也是均從蘇-27基礎上發展的,只不過殲-16應該是借鑑了蘇-30(蘇-30MKK是蘇-27基礎上發展,與越南和印度的不同),較殲-11系列先進。如從後勤維護的便利性而言,集中型號簡化補給線應該是優選,因此,殲-16完全可以取代殲-11系列。

三、購置費用來說,如殲-11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和先進的航電等,配置已經與殲-16大致相同,採購費用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我想可能會選用機體較為先進的殲-16吧。

雖說殲-16是雙座殲擊轟炸機,11D是單座空優機,完全不是一個東西,鑑於上述的理由,我相信殲-16才是空軍所需,至於殲-11D,暫且相信有這個型號,應該是對殲-11的深度改進的嘗試和技術驗證,將來用於殲-16和殲-15方向吧。


圓頭哥3661100051


沒發展必要!近年來軍事衝突看,J-11這種三代機改裝成雙座戰鬥轟炸機比單座戰鬥機實用,包括日常巡邏任務!空優主力是四代機,發展J-11不如大力發展J-16戰鬥轟炸機,依然有強悍的空戰性能,還能當無人機群的指揮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