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张继平

今天济南的许多街道,历史上是别有一番风景。 城市的变迁常年不断,几百年前的街巷在今天面目全非,也属自然。芙蓉街,现在是一条拥挤热闹的街衢,可在四五百年前,不宽的街面中间,竟是一条流水潺潺的河溪。300年前,人们将街中的小河改为青石板路面下的暗沟,才慢慢发展成今天的模样。

芙蓉街的名字,很好听。小的时候,我老以为这条街是以芙蓉花命名的。后来才知道,她是以街上有一-眼芙蓉泉而得名。当然,那芙蓉泉的得名,自然也与芙蓉花是密不可分的。

芙蓉泉▽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芙蓉者,荷花也。据载,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唐代大明湖便遍生荷花,故时人又称此湖为莲子湖。清代书法家刘凤诰书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来形容济南之美。芙蓉其韵、其态、其色、其香,可谓“独灵”(曹植《芙蓉赋》中云:无斯花之独灵);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质,更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敬仰。济南人对荷花情有独钟,用它做了一泓泉水的名称。后来,20世纪80年代,荷花还被济南市民选为市花。这是后话。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还是说芙蓉泉。它在金代《名泉碑》记载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中名列第四十二。明代诗人晏璧在永乐二年(1404)曾专门咏诗,对芙蓉泉周边景致作了精彩的描述:“鹊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赛起西风。”清代诗人董芸也曾写过一首《芙蓉泉寓居》,诗中也描绘了这里的优美景色:“老屋苍苔半亩局,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金、元时代,芙蓉泉旁建有一座“姜家亭”。亭下,泉水潺潺顺街北流,流入府学的泮池。明时,芙蓉泉旁建有著名诗人许邦才在泉旁修建了一座“瞻泰楼”,常常与另一文豪李攀龙在此饮酒唱和。那时,人们把芙蓉泉到泮池的这一段河流叫做“梯云溪”。沿袭的街道,就是现在的芙蓉街。彼时,大多数住户都在街的西侧,家家户户临溪水,那是这里的景致,绝对可和江南的苏州、周庄媲美。清顺治年间,人们在溪云桥上建起了一座石桥,名叫“青云桥”,取“平步青云”之意。桥首建有一高达牌坊,坊额上题有“腾蛟起风”四个大字。康熙初年,芙蓉街东侧也见此建起了民房和店铺,自此街上商贾云集,游人如织,遂将街中的梯云溪改为改为青石板路面下的暗沟。

位置图▽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从那,河在街中流的景色不再,芙蓉街成了一条地地道道的街。

芙蓉街上过去有四座庙宇,自南向北依次是:土地庙、龙神庙关帝庙和文庙。1925年5月,军阀张宗昌来济南履任督办,时值济南大旱,民不聊生。为了稳定民心刚到任的张宗昌亲率一千人马从督办公署(现珍珠泉大院)步行来到芙蓉街中段的龙神庙,烧香祈雨,并发誓:老天爷要是再不下雨就要架上大炮炮轰老天爷。说来也巧,过了几天果真下起了大雨。-一些“老济南”曾撰文说,张宗昌真曾下令部下向老天开炮,而且“一时炮声隆隆.响彻济南”。说得是煞有介事,实际上这只是传说罢了。

龙神庙▽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当时的《盛京时报》1925年5月21日)发表篇来自济南的专稿,主标题 是张宗昌来用记),副标愿是《龙王庙几平被拆,天公亦怕奉天兵》。消息云:

山东苦旱半年麦收无望,月前官钟合组新雨大会,设坛祈祷长至四十九日,而天公竟未下霈甘霖,督办张宗昌履新后,各士绅陈述荒早可虑情形,张立即会同龙省长,在龙王庙设坛度诚祈祷,自八日起禁屠三日,关闭南门湖中,平时虽设常关,国南方属火),开放北门(北方属水),此处北门在大明湖中,平时虽设常关,两日后亢旱如故,张乃宣言,如期满不雨,将开炮轰天,及三日期届果无雨意,于是筹备轰天之举,并拟拆除龙王庙左右,以昨日(即第四天) 天阴或可得雨, 请稍待如午后不雨再说。不谓事有凑巧,果于午刻雨点续而下,终夜未已,有四寸之多,截至今晨发信时止,尚未放晴。

这则报道最后说:“有人谓此系新督办诚感所致,说则谓天公也怕强硬,深恐武力解决,故不得不软化。两说未知孰是,还当问诸天公。”由此篇报道可见,张宗昌确曾有“炮轰老天爷”之言,但并未实施“炮轰”之举。

20世纪初叶,芙蓉街上最大的店铺是广聚恒洋货店,后来改为同生照相馆。“广聚恒”一度是全济南最高的楼房,有三四层高。“广聚恒”对面的高楼,就是著名的济南教育图书社,其创办人是著名教育家鞠思敏先生,建于民国二年,后来一直红火了二十几年。另外,这条街上还有“文升祥”百货店、“翰墨缘”文具店、“永兴”铜响器店、“永顺东”帽店、“惠宝”金店、“普泰和”药店、“迦南”商行等;整条老街上饭庄林立。当时有个“东鲁饭庄”,门面很大,许多有钱有势的人经常来此。还有个“中兴饭庄”,日本鬼子侵人济南以后,改名“新东亚饭庄”,其经营规模不如“东鲁饭庄”。当然,名气最大的还要数原在离芙蓉街仅几步之遥的金菊巷里的“燕喜堂”饭庄。

燕喜堂▽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如今,旧时的芙蓉街街景已然成了古稀老人的记忆了。泉城路拓宽改造后,随着人气剧增,白天和晚间的芙蓉街依然人流拥挤,很是热闹。有一天夜半时分,路两侧的商铺、饭馆都关门了,昏黄的路灯下,我独自一人在这条熟睡的老街上漫步,恍若是在那条叫梯云溪的小可里缓缓瞠过,感觉时光的流水,哗哗作响,在腿间滑过...

那夜回家后,我竟辗转反侧,夜不成寐,遂披衣而起,草就《芙蓉街赋》一章,文如下:

六合漠漠,世界泱泱。十万都城,灯火堂堂。文化昌明,浩浩汤汤。 惟我济南,气宇轩昂。历下古矣,汉筑城,晋定邦,宋设成埠,斑驳往事,经磨历炼兮体势开张。泉城美哉,一城山,半城湖,荷柳绿,清泉流,故情可寻,满眼风情兮霞彩飞扬。

芙蓉街者,济南之千年老街也,因街中清泉而天下名扬。芋茶,者,济南七十二名泉也,盖一池新绿且朵朵红妆。昔街中有溪, 名日标云,溪边浣女,嬉戏乐而精神爽;池畔置楼,号称瞻泰,楼上士人长歌而频飞觞。晏璧曾在此低吟西风调,老残过斯巷聆听梨花腔。 更有龙神关帝四庙,腾蛟起凤一坊。自古商号店铺林立,游人时贤徜徉。勒思敏创办教育社,赵子俊开设燕喜堂。漫天紫气于兹而来,一片祥云应运而降。斯人脉文脉相济,其翰华物华齐昌。

斗转星移,继来开往。云汉泛槎,新奏华章。得天地之形胜,观一街古香古色;聚日月之灵光,叹满城新韵新腔。大红灯笼高高挂,平添三分红火;参差招幌猎猎飘,不减昔日风光。芙蓉街之风清兮,可以洗却风尘;芙蓉泉之水洌兮,令人神怡心旷。四海宾客陶然而来,九州游子悠然神往。娥英水边,历下风月舒望眼,应对斜阳而挥墨;王府池畔,街上馔肴醉归心,可骋壮思于八荒。噫!济南府乃文化名城、齐鲁古城、创意新城,道不尽春华秋实;芙蓉街为活力之街、人文之街、希谐之街,写不完诗赋辞章。

笑迎天下客,兴万世之大业;常做济南人,放异辉于小康。乐莫{兮,一起举觞。既歌且颂,福德无疆!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你想不想到这条街上走一走,感受一下济南古城的风情和神韵?

街巷漫话|一池新绿芙蓉水,风清水洌芙蓉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