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说起河南,最深刻的印象大都停留在灿烂的文明史,然而时代更迭,如今的河南省内一部分市发展平平,甚至在很多方面被大众所诟病,发展程度远远被沿海城市甩下。但在这片广阔的平原上,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留给了我们,是时间给予我们的财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平衡这传统悠久与新生力量的关系,尽力保护,借助旅游,不断巩固、发扬中华文明,同时以此为推动力,找好发展途径,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性作用。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其地理位置优越,古时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境内有许多名山奇观,如太行山、伏牛山、嵩山、云台山,水系发达,贯穿其中,源远流长的黄河之水,这些壮丽的自然奇景构成了河南的靓丽版图,共打造风景名胜区31个,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当然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其历史文化。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大发明发明于此,从夏朝到宋朝,一直是发展重心,是历代建都之地,如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开封八朝古都,安阳七朝古都。伴随着权利的扩张,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人物,如李商隐、李贺、商汤、庄子等。河南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民族的孕育之地,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政治风云际会地,农耕文明至高地,历史在此地华彩厚重。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在河南的旅游地中,一部分是以山岳河流为主的自然风景区,另一部分是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文旅景区。

不久前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龙潭大峡谷破产,是一条以典型的红颜掌故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是洛阳市第5个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的景区。破产背后显露的不只是河南这一个景区的经营问题,也是很多传统自然风景区应该重视的。景区的景观性质没问题,品牌也没问题,游客量也没问题,运营也没问题,就是资本导致的失败。旅游产业是长线投资,景区融资成本太高,回不了那么多钱,才导致的这个结果。这件事情对河南省旅游界的融资起到一个警示作用。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另外,最近发改委要求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5A级景区为重点,这对一些过份依赖门票经济的景区来说,抑制了旅游消费增长,倒逼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其它景区应以此为鉴,分析景区发展存在的漏洞,及时修补,避免不可挽回性后果。

河南以古城为着力点的文旅型旅游目的地主要有开封、商丘、洛阳。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还能清晰的感受到,当年宋朝汴京开封的盛世繁荣,但那巅峰也是没落的预兆,盛极则衰一向是发展的规律。此后的岁月里我们无法重回当年的汴京,但随着文旅产业的热度不断升高,我们看到了希望,开封往日的繁华或许一去不返,但新时代下新的发展模式正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力。2008年开封市正式将宋都古城设立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这座城市开始了古城的新突破。2017年的开封,全市累计旅游接待总量为586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旅游综合收入累计483.2亿元,同比增长21.2%。说明以新文化产业为推动的古城正在蓬勃发展,新的开发思维助力了文化资源的复活。

宋代汴京商业发达,市井生活气息浓厚,瓦舍、酒楼、茶坊等临街排列,人们饮酒作乐,彻夜欢歌,一派太平盛世之景。经过漫长的时间来到现代,这一兴盛景象通过新的规划布局、产业带动再次呈现出来了。利用“文化+”开发理念,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封实现了旅游产业转型,也带动了城市品牌建立。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包含了宋文化主题公园环城风光带、旅游商业文化景观带,地域文化融入商品经济,囊括了民俗文化、影视产业、文化街区、 时尚娱乐休闲多种产业形态,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游客与居民的需求,加深了体验感,深度挖掘出文旅发展优势。开封发展借力古城开,在文旅大好形势下,实现产业转型,树立文化品牌,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建立更广阔的市场,走向新的发展高度。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开封是河南文旅发展最好的了,相比其他,如商丘古城,暴露出来的更多的是问题。停留在传统的古城开发,只能是一些小范围内的商业经营,仅以商丘的发展为目标,市场也难以打开,人群难以吸引,而且特色文化的着力点不足,让古城开发看起来举步维艰。从中透露出来的,更多的是一大批古城开发面临的问题,要以较大的发展格局,规划古城结构,充分利用自身地形特点与文化特色,以全域旅游思维把控旅游发展节奏,最重要的要考虑产业结构发展,这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人才流动、经济水平,应展现文旅产业对于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力,这也是文旅开发的最终目的。

河南不只有古文化类旅游开发,这座城市也在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追赶国际化的脚步,从省会郑州可以看出。郑州重点打造的是主城和航空港的双城模式,除此之外有三个卫星城,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有古朴气息的市区,郑州代表的是河南的新时代新科技力量,是资源、资本、商业、竞争集中的地方,从规划结构上也表明了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河南省委也提出郑州市要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打造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亮点、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点,这样的高起点建设又该怎么与河南在历史中的一贯形象相协调呢?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没有哪一个省是完完全全的只保留过去的文化而不向前看的,这对一个大省来说是不现实的。而旅游的发展是在城市整体方向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的。郑州由于是现代化城市,配套设施、城市公共服务都更加倾向科技化发展,因此旅游业也应以此为前提,充分发挥前沿力量,如更多的融入智慧旅游,将物联网、计算机、智能产业等渗透其中,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另外,郑州大片区现状是缺少时尚休闲片区可以整合文旅产业,强力度引进时尚品牌和业态,用时尚休闲娱乐业态让文化概念真正落地,特别是智慧产业的介入,让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结合,打造河南人的休闲娱乐地,避免城市一味追求发展效益而忽视城市存在的意义。

用新的眼光看河南旅游业发展 有时间来河南旅游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有较大的关联性、交叉性,在城市发展中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也十分重要。对于河南省来说,在巩固住在大众心中的文化地位外,还要不断寻求国际化发展,像更高水准看齐。以中心性城市为核心,从旅游业入手,实现其他区域产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城市发展速度与效益,让整个省焕发亦古亦新的面貌。

河南还有很多地方旅游产业没有提到,鉴于有限的地域认知,谨以此文稍作分析,若能引起相关读者思考,不胜欣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