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縣修路取土時發現的一塊石頭令人喟嘆

唐杜晉之墓誌考釋

(轉自2017第6期《文博》)

富縣修路取土時發現的一塊石頭令人喟嘆

唐杜府墓誌志蓋拓本

摘要:唐杜晉之墓誌 2010 年出土於陝西省富縣。“安史之亂”爆發之後 , 志主杜晉之去世於朔  摘 方郡(治今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在去世之後返回長安的途中葬於洛交郡洛交縣(治今陝西省富縣)。 根據志文結合傳世史料,既瞭解了杜晉之的大致宦歷及其家庭情況,又加深了我們對“安史之亂”的認識, 以及對長安到洛交郡再到朔方郡的路線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對於研究陝北交通史不無益處。

關鍵詞:杜晉之 朔方郡 洛交郡…洛交縣…富縣

Abstract:Du Jinzhi's epitaph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unearthed in Fu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in 2010.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n Lushan Rebellion, Du Jinzhi, the master of this epitaph, passed away in Shuofang Commandery (the seat of which was at Baichengzi in present-day Jingbian County, Shaanxi); he was buried in Luojiao County (the seat of which was at present-day Fuxian County, Shaanxi) of Luojiao Commandery on the way back to Chang'an. Cross-referring to the epitaph text and historic textual materials, we can figure out the outline of Du Jinzhi's official career and his family status, and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s to An Lushan Rebellion, and the traffic routes from Chang'an to Luojiao Commandery and from Luojiao Commandery to Shuofang Commandery, which is favorable for our research on the traffic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Key words:Du Jinzhi; Shuofang Commandery; Luojiao Commandery; Luojiao County; Fuxian County

杜晉之墓誌發現於陝西省富縣。2010 年,根據 村民反映,富縣茶坊鎮在修路取土時發現唐代墓誌 一盒。志蓋呈盝頂形,厚 7 釐米,志蓋篆書“大唐故 杜府君墓誌銘”9 字(圖一)。墓誌呈正方形,邊長 60、厚 10 釐米,周圍為線刻纏枝蔓草花紋。志文陰刻正書 25 行,滿行 26 字(圖二)。根據墓誌志文內 容可知,志主杜晉之卒於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因歸鄉路斷,便臨時性葬在洛交郡洛交縣(今陝西省富 縣)。儘管墓誌內容不多,但對於瞭解安史之亂對 當時的影響,以及關內道北部到長安的交通路線等 諸問題,特別是對唐代洛交郡(今陝西省富縣)的 軍事地理的重要性等問題,都具有啟發性。富縣出土的唐代墓誌數量有限,因而這方墓誌的出土,對於我們瞭解洛交郡(後改鄜州)在唐朝的軍事、交 通地位等也有重要的意義。為了研究方便起見,先根據墓誌錄文並標點如下:

大唐故朝散大夫守朔方長史杜府君墓誌銘並序

朝請郎行滎陽郡陽武縣尉薛恕撰

君諱晉之,字奐,姓杜氏,其先京兆杜陵人也。 洪派令緒,家譜國史存焉。非假一二談也。曾祖乾福,皇朝監察御史。祖崇基,皇朝散大夫,文、成二州刺史。父正方,皇朝太子典膳郎。並人之英傑,當代龜鏡;扙信義以貳朋執,持清白以遺子孫。公幼葉天聰,長而歧嶷,年才數歲,日誦萬言,一覽在心,三冬足用。曾未弱冠,州舉秀才,甲科高第, 實謂龍門可陟,麟角速成。公孝備修,閨門雍穆,謹身節用,卑以自謙。粵有從母,姻連帝戚,爰子諸舅,赫弈當朝。既承半子之榮,又當宅相之慶,□不恃才傲物,以勢幹人,每事自強,不求旁助,以常調選。解褐補曹州考城縣尉,轉鄭州中牟縣主簿。雖幽谷鶯遷,必陟遐自邇。秩滿,拜右驍衛倉曹參軍、河南府登封縣丞。談者以為公才高位下,府縣之職,徒勞人耳。所謂斆學半猶可潤身,竟授國子監助教;誘導胄子,藝業精修,秋賦甲科,數倍常歲,則知勤以守職,忠以奉公。心神告勞,竟嬰風疾,公私出處,時有所妨;出佐博平郡司馬,無何,轉朔方郡長史。於一日中令掃內外,徹琴瑟,曰:主人將去,賈誼存而慮亡。君子曰:終嗣孫在而憂歿。今疾將大漸,夫復何言。以天寶十五載二月三日,終於朔方郡之官舍,春秋六十有四。屬逆胡搔擾,關河路斷,望桑梓而綿邈,限漂泊而增悲。以其載五月二日權殯於洛交郡洛交縣白水之原,禮也。嗣子曉,泣血號天,捫心叩地,痛風樹而多感,思負米而無追,恐陵谷遷易,鐫貞石而為記,銘曰:

水以流,人以代,閱悲!夫逝波,晝夜靡絕。勁風殞實,嚴霜宵烈,鵂鳥為哭;酉歲成孽,降年不永,殲我良哲,遊魂何依?馬鬣將設,國之□□,禮儀多闕,孀妻崩城,孤男泣血,行路感傷,親朋哽咽。恐年代之□□,慮丘壟之湮滅,式題金石,識其載月。

富縣修路取土時發現的一塊石頭令人喟嘆

唐杜府君墓誌志文拓本

志主杜晉之,字奐,京兆人。志文作:“君諱晉之,字奐,姓杜氏,其先京兆杜陵人也。洪派令緒,家牒國史存焉。非假一二談也。”對於杜氏的 來歷,做了概括性的介紹。據《元和姓纂》記載:“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遷封於杜。杜伯為宣王所滅,杜氏分散,魯有杜洩是也。古有杜康。”[1]《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對於杜氏的來源與《元和姓纂》的記載大致相同,只是把杜氏的發展記載得更詳細而已 [2]。

對於杜晉之曾祖、祖父的相關情況,志文載:“曾祖乾福,皇朝監察御史。祖崇基,皇朝散大夫,文、成二州刺史。”《元和姓纂》記載:“乾福生崇允、嗣及。崇允,成州刺史,生正儀、正心。”[3]《新唐書》作“乾播—崇胤成州刺史”[4]。《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認為《新唐書》把“乾福”作“乾播”不對,當作“乾福”[5]。據墓誌內容並結合《元和姓纂》可知,“乾福”正確。志文還記載了杜乾福擔任過監察御史,可補史闕。對於杜晉之的祖父的名字,《元和姓纂》作“崇允”,《新唐書》作“崇胤”,據墓誌當作“崇基”。《元和姓纂》、《新唐書》都記載其擔任過成州刺史,《唐刺史考全編》記載杜崇胤約在唐太宗貞觀年間擔任成州刺史 [6]。根據墓誌記載可知,杜崇基(胤)還擔任過文州刺史,則可以補遺《唐刺史考全編》。

對杜晉之的父親,志文載:“父正方,皇朝太子典膳郎”。據《元和姓纂》記載,杜崇基(胤)兩子為“正儀、正心”[7]。《新唐書》作杜崇基(胤)子“正義”[8],志文記載為“正方”,可以補《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之闕。墓誌記載,杜正方擔任太子典膳郎。《唐六典》記載:“典膳郎二人,正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典膳郎掌進膳嘗食 之事;丞為之二。每夕,局官於廚更直。”[9] 正六品文官在唐代屬於中層文官。因而擔任過太子典膳郎 的杜正方,在唐代只是做到了中層文官。

通過對杜晉之祖上宦歷的大致考察可知,其出身於唐代官宦家族,宦歷不顯。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可知,其家族出身於襄陽杜氏,後可能在京兆為官,便成了京兆人。儘管襄陽杜氏有人擔任宰相,但是杜晉之這一系顯然仕宦不顯,因同出襄陽杜氏,《新唐書》保留了一些杜晉之家族的資料,因而顯得彌足珍貴。結合墓誌記載,基本上對杜晉之家族的發展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

對於杜晉之的宦歷,志文載:“曾未弱冠,州舉秀才,甲科高第,實謂龍門可陟,麟角速成。”可知杜晉之是秀才科出身。又據志文記載,杜晉之去世於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享年 64 歲,則其出生當在武則天長壽二年(693);而其考取秀才的年齡,還不到弱冠的年紀。我們知道,在古代 20 歲成為弱冠,則其考取秀才在公元 712 年之前。根據相關研究可知,唐代秀才科開始作為科舉的最高科等,大致唐高宗永徽年間就已經廢除,進士科後來居上。而後來恢復的所謂秀才科,實際是南北朝時期的鄉舉裡選,而不是之前的秀才科 [10]。因而杜晉之考取的秀才科,應當是唐初廢除秀才科之後而在地方恢復的鄉舉裡選。志文所謂“□不恃才傲物,以勢幹人,每事自強,不求旁助,以常調選”,從另 一個角度說明了作為鄉舉裡選的秀才科,在入仕方面與參加中央的科舉制度相比不具有更多的優勢,所以等待杜晉之的就是漫長的守選期。

志文載:“解褐補曹州考城縣尉,轉鄭州中牟縣主簿。雖幽谷鶯遷,必陟遐自邇。秩滿,拜右驍衛倉曹參軍、河南府登封縣丞。”杜晉之在中了地方的秀才科之後,經過守選,最後解褐擔任了曹州考城縣尉。曹州治左城縣,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六十里 [11]。據記載,曹州為上州,有戶十幾萬,人口七十多萬。考城為上縣 [12]。又據翁俊雄先生的研究,曹州為上州[13]。作為上州上縣的縣尉,上縣縣尉為從九品上 [14]。杜晉之解褐擔任考城縣尉,考滿,又擔任了鄭州中牟 主簿。鄭州治管城,在今鄭州市 [15];中牟縣,治今河南省中牟縣東 [16]。據相關記載,鄭州為雄州,中牟為緊縣 [17]。又據翁俊雄先生的研究,雄州、緊縣在唐代州縣等級劃分中屬於上州上縣 [18]。從戶口上來看,儘管曹州戶口比鄭州多,但鄭州作為雄州卻軍事地位重要,因而雖都是上州,鄭州的重要性要大於曹州。據記載可知,上縣主簿為正九品上 [19]。因而杜晉之從曹州考城縣尉到鄭州中牟主簿,屬於 升遷之列,可見其在考城縣尉任上應該成績不錯,最終得以升任緊縣主簿。

之後杜晉之在考滿之後擔任右驍衛倉曹參軍、河南府登封縣丞。根據記載,右驍衛倉曹參軍為正八品下,主要掌管文官勳考、假使、俸祿等 [20]。河南府在開元元年為府,登封為畿縣 [21]。可知唐代府的畿縣為上縣。上縣縣丞,正八品下 [22]。杜晉之在解褐之後,擔任了四任官,還是屬於基層文官。儘管不能馬上大富大貴,但每次都還屬於升遷,其仕宦經歷應該是唐代一般士子的一個常態。

志文載:“所謂斆學半猶可潤身,竟授國子監助教,誘導胄子,藝業精修,秋賦甲科,數倍常歲,則知勤以守職,忠以奉公”。在擔任了四任基層文官之後,竟授國子監助教。杜晉之擔任的國子監助教,應是國子監國子學助教。根據記載可知,太學助教,從六品上。輔佐博士分經教授 [23]。則根據其職位和品級,已經跨入中層文官行列了。

志文記載:“心神告勞,竟嬰風疾,公私出處,時有所妨。出佐博平郡司馬,無何,轉朔方郡長史。”杜晉之因“心神告勞”染上了“風疾”。“風疾”(相當於現在的“中風”)在唐代皇帝、貴族和大臣中並不少見,初唐高季輔就是因“風疾”賦閒在家。杜晉之可能是留有中風後遺症,所以才“公私出處,時有所妨”。

博平郡,唐天寶元年(742)改博州置,屬河北道。治所在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東北二十五里)。乾元元年(758)復為博州 [24]。朔方郡,治今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由於國子監教授的子弟有很多出身權貴家庭,因而墓誌所載當有所指。根據記載可知,博平郡為博州,博州為上州,人口四十多萬 [25]。根據翁俊雄先生的研究,博州在唐代州縣等級中也是屬於上州 [26]。上州司馬,為從五品下 [27]。儘管在中央國子監擔任的只是從六品上的助教,可到地方卻擔任了從五品下的司馬,從品級看是升官了,但唐人都重京官而不樂意擔任地方官。博平郡屬於河北道,人口四十多萬,不屬於偏遠的州。在擔任了博平郡司馬之後,杜晉之前往朔方擔任朔方郡長史。據記載,夏州朔方郡為中都督府 [28]。中都督府長史,為正五品上 [29]。夏州朔方郡儘管為中都督府,但是人口只有五萬多,由於處於邊疆地區,軍事上的意義更加重要一些。從上州司馬升任中都督府長史,墓誌用了“無何”,說明時人對中都督府地位的看重。

杜晉之擔任朔方郡長史卒於任上,正如志文所載:“以天寶十五載二月三日,終於朔方郡之官舍,春秋六十有四。屬逆胡搔擾,關河路斷,望桑梓而綿邈,限漂泊而增悲。以其載五月二日權殯於洛交郡洛交縣白水之原,禮也。”洛交縣,因在“洛水之交”[30] 而得名。隋開皇三年(583)置,屬鄜州。治所即今陝西富縣。大業三年(607)為鄜州郡治。唐復為鄜州治。洛交郡,史載:“鄜州洛交郡,上。本上郡,天寶元年更名。”[31] 治所在洛交縣(今陝 西富縣)。乾元元年(758)復為鄜州 [32]。

據《資治通鑑》記載可知,在潼關被攻破之後,叛軍進入長安,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時為太子的李亨前往靈州(治今寧夏吳忠市西),一路上官員逃跑迨盡 [33]。最終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奉唐玄宗為太上皇。由於安史叛軍攻入長安,唐朝依靠朔方軍勤王。因“屬逆胡騷擾,關河路斷,”因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其載五月二日權殯於洛交郡洛交縣”。根據記載可知洛交郡為鄜州,洛交縣為緊縣 [34]。根據相關研究,鄜州處於延州道上,交通位置重要 [35]。根據嚴耕望先生的研究可知,從長安到朔方郡(即夏州),途經坊州、鄜州、延州 [36]。杜晉之在朔方郡(即夏州)去世之後,從朔方郡出發返回故里長安,途經延州、鄜州,由於安史叛軍佔領長安,前往長安的路被阻斷,不得已把杜晉之葬在了洛交郡洛交縣(今富縣)。據志文可知,是杜晉之的兒子杜曉,把其父親葬在了洛交郡洛交縣。

墓誌由朝請郎行滎陽郡陽武縣尉薛恕撰寫。據相關記載可知,朝請郎為正七品上 [37]。滎陽郡為鄭州,屬於雄州,陽武縣為望縣,則其屬於上州上縣[38]。又據記載,上縣縣尉為從九品上 [39]。則其文散官為正七品上,高於其職官;在唐代,文散官高於職事官為“行”。墓誌撰寫者薛恕,史書無載。則其時薛恕很可能也在鄜州。因為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爆發,在很短的時間裡,安祿山從幽州(今北京市)南下攻佔東都洛陽,則鄭州滎陽郡也當在安史叛軍佔領之下。因而薛恕很可能是在安史叛軍南下之後,放棄官職入關,最後從長安經坊州(治中部,今黃陵東南)、鄜州(治洛交縣,今陝西富縣)、延州(治今延安市)到夏州(治今 陝西靖邊縣白城子)。之前,杜晉之曾在鄭州中牟縣任主簿,因而薛恕可能與杜晉之相識。由於戰亂前,薛恕來投奔杜晉之;在杜晉之去世之後,為其撰寫墓誌合情合理。

通過對杜晉之墓誌的簡單考釋,可知杜晉之是通過鄉舉裡選的秀才科入仕,時間大致在公元 712年前,至公元 756 年去世。在其四十年的仕宦生涯中,最後擔任了中層文官。其仕宦經歷還算成功,這應當是唐代大部分士子的常態。

根據志文結合傳世史料,我們既瞭解了杜晉之的大致宦歷及其家庭情況,又加深了我們對“安史之亂”的認識,以及對長安到洛交郡(即鄜州)再到朔方郡(即夏州)的路線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對於研究陝北交通史不無益處。

註釋:

[1] [ 唐 ] 林寶撰,岑仲勉校,鬱賢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10 頁,中華書局,1994 年。

[2]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第 2418、2419頁, 中華書局,1975 年。

[3] [ 唐 ] 林寶撰,岑仲勉校,鬱賢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20 頁。

[4]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第 2424 頁。

[5] 趙超:《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第 192 頁,中華書局, 1998 年。

[6] 鬱賢皓:《唐刺史考全編》第 421 頁,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0 年。

[7] [ 唐 ] 林寶撰,岑仲勉校,鬱賢皓、陶敏整理:《元和姓纂》 第 920 頁。

[8]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宗室世系表》第 2424 頁。

[9] [ 唐 ]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校:《唐六典》第 666、667 頁,中華書局,1992 年。

[10]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第 25 ~ 28 頁,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年。

[11]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第 2326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

[12]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二》第 993 頁。

[13] 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年第 1 期。

[14] [ 宋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8 頁。

[15]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第 1643 頁。

[16]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上第 39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

[17]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二》第 987 頁。

[18] 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 年第 1 期。

[19]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8 頁。

[20]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上》第 1280 頁。

[21]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二》第 982、983 頁。

[22]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8 頁。

[23]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三》第 1266 頁。

[24]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第 2494 頁。

[25]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三》第 1011 頁。

[26] 翁俊雄:《唐代的州縣等級制度》,《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91 年第 1 期。

[27]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8 頁。

[28]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一》第 973 頁。

[29]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5 頁。

[30] [ 唐 ] 杜佑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卷 3《關 內道三·鄜州》第71 頁,中華書局,1983 年。

[31]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一》第 970 頁。

[32]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第 1985 頁。

[33]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唐肅宗至德元載(756)》第6977、6978 頁,中華書局,1956 年。

[34]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一》第 970 頁。

[35] 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第 306 頁,陝西 人民出版社,2008 年。

[36]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京都關內區》,《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專刊》之八十三第 230 頁,1985 年。

[37]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一》第 1187 頁。

[38]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二》第 987 頁。

[39] [ 宋 ]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百官四下》第 1318 頁。

富縣修路取土時發現的一塊石頭令人喟嘆

作者簡介:陳蘭,富縣后街南頭人,熟悉鄜州史,喜歡探秘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