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深陷信任危局,平台和投资人如何自救?

戳上面蓝字关注「华夏互联网金融」

P2P深陷信任危局,平台和投资人如何自救?
P2P深陷信任危局,平台和投资人如何自救?

“P2P网贷行业的信用快透支完了。”

近期,一家P2P平台负责人向新金融深度表示,整个网贷行业正面临过去十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种种因素导致P2P信用透支过度,如不能及时强力扭转,整个行业或将留下一地鸡毛。

诚然,今年以来,P2P网贷行业深陷“雷潮”,逾期、清盘、跑路等负面信息接连不断。从各方反应来看,P2P暴雷是情理之中,但如此“惨烈”的场面却在大多数人意料之外。事实上,在整个金融体系之中,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网贷所涉资近数量并不大,严重的是其社会危害性。

摧枯拉朽

端午长假期间,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网贷平台唐小僧暴雷,被视为网贷雷潮风暴的开幕,而这一风暴也延续至今。目前来看,无论是身披“国资系”、“上市系”,还是“民营系”外衣的P2P网贷平台都无法保证安全。

第三方数据显示,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17家,问题平台63家,创下今年单月问题平台爆发的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在7月短短的十天里已经有28家平台暴雷。

另据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其中,跑路经侦等方式消亡的平台为67家,主动退出的平台有18家。

“这或将是网贷行业又一轮风险释放。”,有行业人士向新金融深度表示,但未能料想的是如此惨烈和摧枯拉朽。

至于网贷行业暴雷潮的原因,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主要导火索是实体经济去杠杆背景下流动性趋紧,导致部分平台借款人逾期率快速上升,实力较弱的平台难以维系正常经营进而爆雷。

“2014年左右出现的暴雷潮多数是诈骗和跑路性质,现在的情势不同,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是整个金融环境引发的风险,传递到了网贷平台。”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这一次出问题的平台大多数是资产端出问题,在经济调整阶段很多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借款,有些平台或多或少又存在资金池和期限错配的情形,当投资人撤离时,风险就暴露出来。

事实上,自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成为国家主要任务以来,强监管、去杠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加速暴露,例如债券违约率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飙升等。

“在流动性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这些网贷平台或可实现‘借东墙,补西墙’,甚至出现非法集资等乱象。”,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周景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但今年以来,随着整体流动性和融资渠道全面收紧,这些平台的资金链断裂是必然的。

“网贷平台的借贷和投资均存在不少问题。从投资角度看,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虽然收益率可能看似比网贷平台低一些,但有些网贷平台标榜的高收益率是虚的,不可持续。从融资成本看,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也是最低的。”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则认为,当前,网贷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恐慌情绪,所有平台,不分大小、不分区域,都能够或多或少感受到因投资者情绪波动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在此过程中,不仅从事资金池、自融等违规经营的平台会陆续爆雷,那些相对合规经营但逾期率较高的平台也在陆续出现问题,“全行业已经出现信任危机,当务之急是截断恐慌情绪的传染链条、重拾市场信心。”

据新金融深度观察,目前每天或多或少都会有几家平台出现清盘、跑路等情况,如此情况不断恶化,不少良性平台被迫殃及。据了解,在一些网络社交场合经常出现一群借款人叫嚣着等着平台暴雷,那就不必还款了。基于此,P2P网贷行业遭遇了自诞生以来最难移化解的信任危局。

信任危局

“现在就等着把所有平台上的钱全部转出来,能债转的就转”,王飞(化名)以前是一位热衷网贷理财的投资人,但现在他也怕投资出去的钱再也回不来。

从现状来看,不仅是普通投资人这么想,连一些网贷行业的媒体人也踩雷P2P,并时刻询问着自己投资的平台状况如何。

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P2P网贷投资人活跃度继续呈下降态势,行业活跃借款人士估计在392万左右,同比减少11.5%,环比减少2.0%;投资人数则在395万人左右,同比减少13.8%,环比增加6.5%。

第三方数据指出,6月中国网贷景气指数为114.19,环比上月小幅下降。因为网贷景气指数是同比去年计算得出,备案延期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本月一些负面信息以及部分地区双降政策影响,部分平台的成交量、人气同比去年6月有所下降,导致景气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6月本是网贷备案之时,也是行业信心再次提升之时,但是延期之后,投资人开始出现一些质疑的情绪,加上6月以来大大小小的各类平台出现种种雷潮,整个行业开始动荡不安。

“如果平台良性清盘,能够顺利归还投资人部分本金,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局面,但是现在等到清盘的P2P平台基本上无法兑付本金,这就让投资人非常恐慌了。”

如实,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财方式,P2P满足了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或者难以满足的借款放需求,高额的利率也吸引一些普罗大众欣然往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投资人的理财知识、抗风险能力处于非常脆弱的情况。换句话说,有一些投资人本将放入银行的资金用来投资网贷,结果平台雷了,资金又难以讨回,这样的结局对于他们而言着实难以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网贷行业信任危机,各地互金协会也动作频频。

7月16日晚,中国互金协会微信发布《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共促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协会在京召开落实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要求座谈会》。文中提出,广大从业机构要深刻认识专项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积极主动整改,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为整改合格机构顺利纳入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并对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效处置。

同一天,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网贷机构风险防范及稳妥退出工作的通知》,要求P2P网贷机构在行业风险高发期,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对网贷限额等监管要求,做好风险防范;对于拟退出的网贷机构,做好稳妥退出工作。

此前,7月13日,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官方微信公布了《关于积极稳妥应对当前P2P行业流动性风险及做好退出工作的通知》,《通知》对P2P平台退出程序做出了明确要求。通知称,拟主动清盘转型或退出的P2P平台,应建立退出领导小组,退出中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业务数据、退出计划执行情况和资金清退进度,并及时安抚投资人情绪;网贷机构经营地址不可搬迁,网站不可关闭,高级管理人员不可失联。

对此,薛洪言认为,平台出问题后,之所以采取跑路等恶性退出方式,主要的原因是涉嫌违规经营、逃避潜在的法律责任。地方性协会关于平台良性退出的呼吁,对于合规经营的平台具有较好的约束力,但对于本身就违规经营、甚至面临潜在刑事责任的平台而言,约束力有限。

也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金融的基础是建立在信用和信任之上,信任危机一旦失控,不仅会让网贷行业或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加剧,而且可能波及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积极自救

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发展再到被动局面,发展十余年的网贷行业是否至此戛然而止?

实际上,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文表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工作任务。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整治下一阶段工作极为关键,各地要高度重视,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加大统筹部署,稳定工作机制,明确政策界限,聚焦重点业态、区域和机构,完善整治方式,强化整治力度,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要加强监测预警,遏制增量风险,广泛开展投资者宣传教育。同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业内人士解读此文认为,首先至少证明互联网金融行业或网贷行业是有普惠金融等存在价值,其次是不会任由发展,设置期限。

“网贷行业被动的局面有多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平台自身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于这个行业不太懂,然后妄加的评判,给了这个行业极大的打击,并不是这个行业不好。”,近期,有不少平台人士向新金融深度吐槽,一些主动清盘的平台本打算做好应对投资人兑付资金问题,但是一些不理智投资人主动报警,致使清盘难上加难。

“待收不等于逾期,逾期不等于坏账,坏账不等于跑路。概念不一样的。媒体应该给到社会正确的解读。”

新金融深度走访一些平台发现,不少正常运营的平台策划了一些活动,希望增加用户粘性或者是为平台增信。“现在是平台练内功的时候,做好合规自然问题破除。”,一家P2P平台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不断强调合规的重要性。

薛洪言则从四个方面为网贷行业“自救”进行了建言:1.带血融资/上市,保命比估值更重要;2.打破刚兑,断臂求生;3.诱之以利,主动加息成为主流;4.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新金融深度认为网贷行业的自救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做好合规是基础,依靠“1+3”监管体系做好业务、信息披露、存管银行等方面的合规,打铁还需自身硬字这也是平台发展的根基。

做好风控是必然,信贷风险具名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实体经济去杠杆背景下,要主动规避资金流出的调控行业,专注小额普惠金融领域。在普惠客群内,也要进行结构调整,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拓展力度。

对于网贷行业而言,坚持自身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资产端布局,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按照监管要求去做,防范风险爆发。

对投资人来说,在当前环境下,要理性分析,不要恐慌,但也不要胡乱投资不了解的平台,投资平台应坚持安全第一、收益率第二的原则,优先选择合规良好的头部平台,在无法判断平台风险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收入情况合理安排理财资金,不要过度投资。

华夏时报旗下互金频道,已入驻平台

P2P深陷信任危局,平台和投资人如何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