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这件事,正在发生着巨变,听说阿里也瞄上了养猪

液态料饲喂系统在欧洲国家使用较早,普及程度也较高,目前北欧已有60-70%的规模猪场采用这种饲喂方式,南欧达40%,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母猪场或育肥场采用液态料饲喂系统,近年来有逐渐增加之势。新大牧业2004年首次引进该设备,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从最初500头母猪群发展到现在25000头母猪群,从最初一套液态料饲喂系统发展到现在三套液态料饲喂系统,今年将再投入五套液态料饲喂线。之所以开发这么多液态料饲喂系统,是因为该系统存在以下五大优势。

养猪这件事,正在发生着巨变,听说阿里也瞄上了养猪

1智能化程度高,提升工作效率

液态料饲喂系统可以实现全面自动化,整个猪场由1台计算机控制操作。现场操作员根据生产需求将数据输入预设程序,系统即可按流程(采食曲线)全程智能化运行,每天定时启动,自动执行循环程序。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员开支,提升了工作效率,以新大牧业伊川繁殖二场9500头母猪群为例,妊娠阶段只需要一个液态料管理员通过计算机操作即可完成。同时,不能通过干料自动饲喂系统加药的问题,通过液态料饲喂系统可以很方便的解决。

养猪这件事,正在发生着巨变,听说阿里也瞄上了养猪

2操作准确,便于母猪精细化管理

液态料饲喂系统依靠传感器传递信息,可以准确将指令传达到各执行端口,根据程序预设饲喂量,将饲料定时定量分配到相应料位,满足猪只采食需求。同时该系统可以一次性设置多条饲喂曲线,来满足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季节、不同膘情猪群的营养需要。比如新大牧业同一妊娠舍,会同时存在断奶母猪与妊娠母猪,两者对饲料的需求量是不同的,一线饲养员将断奶母猪集中放置,并将对应料位报给液态料管理员,管理员便可通过程序设置,调整对应料位下料量,实现母猪个体化管理。

3减少饲料暴露,净化猪舍环境

原料进入储料塔后,经封闭搅拌,直接进入管道投喂,降低了饲料接触外界感染的几率、减少了高温季节饲料酸败的可能。同时液态料的使用有效减少了猪舍内粉尘量,降低了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减少了药物的使用。

养猪这件事,正在发生着巨变,听说阿里也瞄上了养猪

4饲料转化率高,提高生产能力

液态料经过充分混合搅拌,使饲料中的可溶性营养成分充分溶于水,且饲料经过吸水膨胀后,增加了表面积,便于猪只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我公司伊川繁殖二场通过对妊娠母猪饲喂干料和液态料对比试验,发现饲喂液态料母猪窝均产活仔数增加0.22头、头均仔猪初生重增加0.01kg。另外妊娠母猪便秘是规模猪场常见现象之一,但采食水料比3:1的液态料后,通过采食而大量饮水,几乎看不到妊娠母猪便秘的现象,同时,增加妊娠母猪饱腹感,扩大胃容积,利于哺乳期间的采食。

5饲料原料丰富,降低饲料成本

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在欧洲,他们会用一些工业副产品或下脚料,多数工业副产品或下脚料是液态或半固态,可以调整配方直接添加,不用烘干添加到全价料中从而降低饲料成本。玉米多数是和玉米芯一起直接粉碎青贮发酵,通过液态料饲喂系统全年使用,或者将营养价值低的饲料原料通过发酵提高营养价值而添加到液态料中进行饲喂。

养猪这件事,正在发生着巨变,听说阿里也瞄上了养猪

液态料饲喂系统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国内普及率并不是太高?

液态料饲喂系统在国内没有充分得到推广,尤其是针对国外的液态饲喂设备,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液态料饲喂系统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首先要懂英语,因为前几年国内大部分液态料饲喂设备都是全英文操作,而一些小型猪场,一线人员基本全是农民工,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严重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设备的推广,并且猪场人员不稳定,流动量大,操作熟练的人员一旦流动,公司往往非常被动。当然,像国内的后起之秀,瑞昂畜牧,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操作系统,操作方便太多了,为以后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