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慧」還是「電腦算命」?

文 | 走狗

眼下,高考分數公佈在即,即將面臨的必然是填志願。

說起高考填志願,在眾多家庭看來,那可是天大的一件事。尤其是很多家長看來,幾乎關係到孩子的生死存亡。

所以,不少家庭在填志願的時候,比自家孩子還緊張。

再加上一些機構媒體的策劃詞句渲染,更加加深了這種緊張感。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筆者在數年前,幫了幾個親戚和同事的孩子填報志願,最後都如願以償,故而在當地以及舊同事圈中小有名氣。

這不,湖南高考分數還沒公佈,一名家長就找到了筆者,打聽高考填志願的相關事宜。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這年頭,什麼事情只要跟“人工智能”、“大數據”聯繫起來,立馬就顯得專業高大上。

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高考區塊鏈”、“高考幣”等新玩意兒湧現而出。

這些專業名字,對於不關注這個行業的年輕人來說,都感到頗為費解,對於當下四五十歲的眾多學生家長而言,必然是一頭霧水。

所以,筆者就帶著這個疑惑,去百度、淘寶等平臺搜索了一下,發現這方面的內容還真不少。

志願填報高昂收費合理嗎

筆者搜索,“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諮詢”等填報服務五花八門,要價數千到數萬。一些普通高中老師和大學招生老師,也被包裝成“資深”、“頂級”專家,諮詢一次標價數千到數萬元。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從上面四圖可以看出,這項收費著實不便宜,三五萬的價格,放在農村很多地區,就是很多家庭一年的純收入。

據媒體報道,2018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達975萬人。若有1%的學生選擇購買填志願服務,服務均價取1萬元,這其中就有近10億的商機。

若其中再加帶其他增值服務,那高考填志願的市場蛋糕遠大於10億元,難怪這麼多商家想破腦袋、變著花樣去包裝這項服務。

對於這些眼花繚亂的價格與體系,很多家長必然無所適從,難以抉擇。

其實在高考前,很多機構就開始宣傳高考志願填報服務,一些機構以舉辦免費講座的形式,向家長和考生推廣諮詢收費服務。

媒體報道,6月14日,記者加入一個約100人的2018高考志願填報交流群,群內一位劉姓老師對考生和家長進行高考志願填報答疑,還不定期地舉行線上講座。

記者在群內諮詢得知,劉老師來自佛山一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免費講的是一些填報志願的技巧,但單憑技巧去填報志願是不科學的,關於如何選擇專業的問題,需要進行一對一指導,這是需要花錢的服務。”

一對一指導的內容包括政策解讀、職業規劃、填報指南等,低配版收費是1980元/3小時,高配版收費是2350元/4小時。

北京一位考生母親的話,說得很是實在,她說:“我查了下,北京地區頂級高考填報志願專家的費用是 50000 元,這個費用不是我們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但是便宜的又不敢用,怕給孩子的一生耽誤了。”

帶著對50000元的震驚,筆者查到,在新浪教育高考志願通上,首席諮詢師孫成和梁挺福的諮詢費用均高達50000元。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筆者隨機挑選了首席諮詢師孫成併網上檢索,發現他的title為聚銘師創始人、國家生涯規劃師、高考志願規劃師、新浪高考志願通平臺首席專家。

然而,令人質疑的是, 2017 年 9 月 17 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的《關於公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 68 號)文件中,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認可的 140 項職業資格,並不包括國家生涯規劃師、高考志願規劃師。

據悉,機構提供的專家一對一服務是主要盈利點。

根據高考志願通客服提供的信息,該平臺首席專家孫成主要針對北京和山東,曾服務過的學生在500~ 1000 人,諮詢價格分別為 50000 元和 9800 元,取平均數為 29900 元,以學生為 500 人計算,該專家的收入為1495萬元。

龐大的數字令筆者咋舌。

頗有意思的是,雖然高考志願通客服明確表示,專家諮詢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但是並不能提供往屆考生成功報考的案例。

確實,很多家長生怕孩子耽誤在自己手裡,所以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給孩子選擇更好的。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更好”,究竟能好到哪裡去,恐怕業內人士也很難評判。

筆者查詢發現,很多志願填報輔導機構,諮詢專家分為“資深”、“頂級”等,甚至還有“至尊”、“特約”、“首席”、“明星”、“金牌”等吸引眼球的詞。

當然,如前文圖片所示,這些“專家”的收費可謂麻辣。

上文圖中,一家名為雲志願的高考志願填報輔導網站,至尊會員(專家一對一填志願)標價5800到50000元。

但筆者諮詢得知,專家一對一的價格,實際沒有網站上標得那麼高。專家分為資深專家、頂級專家、雲志願核心團隊三類,價格從2800元到9800元。“和專家面談需要預約,一般為一次。”

據該網站客服介紹,資深專家指的是1-3年報考經驗高中老師,或3年以上報考經驗社會精英老師;頂級專家是高校招生辦老師,或5年以上報考經驗的社會精英老師;雲志願核心團隊則是行業專家。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雲志願客服稱,請高校招辦老師指導填志願,需要“走關係”。“我們因為行業的原因,有認識一批關係好的招辦老師,以您是我們親戚的小孩的名義去請老師幫忙服務。但是需要您幫忙保密,因為老師都是義務幫忙的。”

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的客服則表示,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比較高,不同諮詢師的價格不同。其名下一位師範類院校畢業、教育學碩士背景、長期從事高考志願填報和諮詢工作的高老師,收費達39800元;另一名高級諮詢師米老師收費則是8800元。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一所高校的招生老師稱,錄取分數線是由報考人數和高校招生計劃來決定的,雖然高校在每個省份的招生計劃是先確認的,但志願填報人數並不確定,所以專家也無法準確預測高校錄取分數線。

業內人士認為,“高考志願填報出現天價服務,有些是出於炒作目的,用貴來標榜自己的地位,也有人曝光度高,覺得自己是名人,聊半個小時能收幾萬塊。”

對於諮詢師的資質,該業內人士稱,“目前行業內沒有統一的資質認證,有很多公司的諮詢師都是兼職的,全職的就一個老闆。”

所謂“大數據”出身來歷頗為複雜

筆者在蘋果商店搜索“高考志願”,可以看到50多個提供相關服務的應用,多數在介紹中均表明“智能填報”、“大數據分析”等字眼。

據媒體報道,大多數網店、官網以及APP,均不約而同提到權威的數據、科學的系統為報志願提供參考。還有機構的客服表示,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以為考生量身定製高考志願方案,且數據實時更新,可以提前進行大學和工作生涯規劃。

但是,當媒體記者進一步詢問大數據來源時,卻發現裡面還藏著不少貓膩。

比如,天星教育的客服表示並不清楚大數據來源,前程圖書表示由天一文化出版社負責。

通過天眼查,天星教育全稱為河南天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簡介為從事“未來腦智能教學雲平臺”服務。

登錄未來腦智能教學雲平臺官網後發現,該網站所從事的教育培訓業務,與智能高考志願填報並無關聯。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所謂的天一文化出版社,更是存在所在地、註冊經營內容名不符實的情況。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事實上,不少提供填報志願大數據分析的機構資質,都存在不合規的現象。

筆者根據賣家介紹頁面的信息,通過天眼查系統查詢,除完美志願、優志願等少數幾家背後的公司可以跟人工智能、大數據扯上關係,其餘多為教育培訓機構、諮詢機構乃至圖書公司等。填報卡的售賣者中,更有大量的個人賣家。

此外筆者發現,為了顯示數據的真實性,以吸引別人掏錢購買,有的商家稱這些數據是他們通過與相關考試中心合作從而私下獲得的,這些數據包含全國上千所知名高校,並具備對比功能,可以檢索院校性質、地區、特色、重點學科等基礎信息,以及歷年分數線,包含線差、錄取最低分、最低位次等關鍵信息。

一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稱,他們有一個自己研發的錄取公式,只需把今年和往年的高校招生計劃數、考生成績、排名等多個數據填入公式,即可估算出各院校專業的錄取概率。

另一位商家表示,他們的系統根據各省高招政策研發,數據來自國家教育考試院,可以檢索到歷年同一地區、同一分數的考生錄取信息。

記者又在電商平臺檢索,發現多家大數據測算錄取概率的賣家。類似說辭,存在於很多同類志願卡的宣傳中。

幾個志願卡商家聲稱,這些數據是他們通過與相關考試中心合作“弄”到的,在網上查不到這些完整的數據,有些數據根本不會公開。

“沒有我們的系統,你們是利用不上這些信息的。你們也許可以在網上搜到這些信息,但只能搜到一部分,不可能搜到百分之百的信息,但只有百分之百的數據才有用。”

“我們的系統是依據每個省的高招政策開發出來的,數據和國家教育考試院合作開發,只有他們才有這個數據。”

“我們是百分之百對應各地考試院的數據的,這些數據不合作沒法弄到。”

計橋升學規劃研究院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根據考試院提供的數據,預測考生今年的錄取情況,“學校分數線的預測,都由考試院給我們提供的數據,考試院的數據都是相當準確的。”

但是,筆者搜索國家教育考試院時卻發現,我國並無這一機構。

相關機構應為中國教育考試網,主辦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考試中心、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辦公室。此外,各省市教育考試院的官網也可檢索。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湖南一所高校招生老師稱:“所謂預測的錄取概率,不可能百分百準確,考生和家長最多隻能以此為參考。錄取分數線是由高校的招生計劃和當地考生的志願填報情況共同決定的,有很大不確定因素,因此分數線可能出現‘大小年’的情況。”

對於目前“大數據測算方法”,一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表示,其實只能在分數出來後根據“大數據”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但在分數線擦邊、剛超重本、二本線等多種情況下,預測就不重要了。

除了“教育考試院”被拿來掛羊頭之外,教育部也成了“背鍋俠”。

6月18日,筆者在一家頭像為教育部logo、名為中國高考志願填報的淘寶網店看到,商家主打商品名為“2018高考志願一卡通”,聲稱其數據是教育部的。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據網頁商品介紹,志願一卡通包含教育部5年來各大院校錄取數據、各大院校介紹及特色、各個專業簡析等,考生可按專業、院校、排名等得出報考方案。客服人員表示,後臺有10年的教育部報考數據可供參考。

但19日再度查詢發現,該店面已經不存在。

當然,打著的頭銜除了打著教育部、考試院,還有商家祭出了中宣部、外交部“一帶一路”智庫專家。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至於其中的真實性,筆者只能報以微笑。

據悉,北京一家知名高考志願輔導機構的負責人稱,“說數據來源於考試院、教育部,都是不可能的”。

他說,業內所有機構的數據來源都是公開數據,高校網站、媒體每年都會公佈一些錄取信息,還有一些其他公開渠道,機構就通過大數據技術把數據收集起來。大數據有侷限性,很難保證數據的全面完整。

對於商家大數據由教育部、考試院提供的說法,有媒體記者聯繫多個省份教育考試院,均予以否認。

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稱,“這些數據我們就提供給考生,從來不跟(機構)這些合作,也不會提供數據給他們。”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稱,“我們沒有和任何一家這樣的機構合作過,或者提供信息給他們。”

填志願依賴大數據無異“電腦算命”

一位前高考志願填報行業創業者稱,歷年高考數據、院校招錄信息等,都是線下的教育諮詢機構通過相關渠道購買而來。這些線上App、智能系統的數據庫是把以前線下機構拿到的數據搬到網上,“比較認真的可能還會核對整理,很多可能找些大學生兼職直接傳上去”。

這樣的後果是,各家系統數據可能互相矛盾。筆者也留意到,在電商平臺上的商品評論裡,不乏有對“數據打架”疑惑的留言。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對往年的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是有一定價值的。但目前高考志願填報輔導行業還不是特別規範,也有虛假宣傳的情況存在。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雲擇校App前合夥人汪海峰說,高考志願填報行業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一個經驗豐富的從業者,每年一個人只需工作一個月,即能通過填報諮詢獲得百萬的豐厚回報。這吸引了大量參與者,線下教育培訓機構、教育諮詢機構、經驗豐富的老師、招生工作人員等,均能參與分一杯羹。各地政策不同,又讓實力參差不齊的參與者都有生存空間。

於是便出現一種亂象: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後,原來冗雜的數據分析比對,又能通過程序直觀呈現,吸引了更多入局者加入。一家本來跟行業無關的機構,通過購買數據和軟件系統,也能宣佈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填報志願分析系統。

業內人士表示,高考填報市場的前景、大數據在此領域的應用前景都很明顯。但在目前高考相關數據尚未完全開放的情形下,機構平臺缺乏一個龐大、權威、更新及時的聯網數據庫。目前所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都還在起步階段,高考志願填報領域更沒有明確的大數據分析方式。再加上高考升學諮詢市場的無序現狀,大數據正被高考志願的參與者當成一個營銷神器來使用。

大數據填報志願還面臨的一個悖論:假設數據分析足夠精確,可以推測出某個專業的錄取分數低,就先出現很多使用了該工具考生報考,反而會把分數抬高。

正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這些數據只能呈現過去,不能預測到未來。當考生依據數據做出選擇時,就會改變這個數據未來的狀況。”

部分業內人士表示,對多數毫無算法技術積累的參與者來說,藉助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就如同“電腦算命”。

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人工智能”還是“電腦算命”?

最後,筆者有必要說一下:事實上,家長們不必花費這筆冤枉錢,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可以免費查到學校、專業錄取分數線等數據,還可以針對每個學校諮詢往屆分數、專業等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