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該怎麼樣做才能成爲足球強國


4年一屆世界盃在俄羅斯如火如荼的舉行了,擁有14億的人口的中國再一次成為世界盃的看客,我們已經習慣國足成為看客,習慣了國足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看看中超花動動不動就花著上億雲引進大牌球員和教練。年復一年,可是國足的水平越來越提不起來了。記得N多年前還有那麼支遼寧隊還可以靠著全華班奪得亞俱杯。那是一群從小吃過苦,有真正有水平的球員,靠著自身的球技拿到的亞俱杯,看看99年的遼小虎幾乎創造的聯賽神話。再看看現在恆大,上港,在金元支持下哪個不是靠著外援包打天下的,本土球員也是從各個俱樂部花高價挖來的。俱樂部為了品牌效應,大把撒錢,球員在金錢的驅使下,在金錢的薰染下,競技水平還有可能提高嗎? 比賽中就常出現的場面是關鍵時刻把交球給外援就好了,剩下的事情跟他們好像關係就不大了,反正外援比我們賺的錢多,我盡責任了,呵呵。結果大家自然就知道了。這樣的心態可能對中國的足球有發展嗎?

中國足球該怎麼樣做才能成為足球強國

看看女足為什麼能殺進奧運會決賽,她們只有把球踢好才會生存下來,不是暴富。而她們每個人內心更多有一份榮譽感。為國家為親人們一顆感恩之心。所以才會努力爭得的榮譽,但是付出的辛苦與得到待遇有和所謂國足老大爺們比起來卻是天地相差,國足的大爺們在金錢的銅臭薰染下,水平越來越次,排場也來越牛,國足的大爺們有錢了包個小三,炫個富啥的,各種奇葩的行為,成為這些大爺的常態,他們哪有心思去提高球技,估計把精力都提高在自己的愛好上了吧。

中國足球該怎麼樣做才能成為足球強國

國家該好好反思了,是該讓擁有14億人口泱泱大國足球的騰飛,讓中國的球迷痴心得到回報,必須除弊端立新政,

第一 :加大青少年足球的培養力度,每年要在各地建設免費的足球場地,定期安排基層足球相關人員就業崗位,定期做公益性的比賽。讓更多沒錢而擁有天賦的足球孩子們能踢到球參與其中,這樣才會讓更多球探發掘到他們。想辦法更多有天賦孩子多渠道進入今後頂級聯賽裡面來,(例如效仿NBA選秀制度)。基層的球場建設和基層的人員就業培訓項目中國足協要每年作為硬性指標考核,監督,扶持。

第二:監督各俱樂部對大牌外援的引進同時審查外援在俱樂部的薪資比例,讓俱樂部薪資結構合理化。對球員的薪資做出接軌國際化的薪資結構,建立聯盟工資帽制度。建立對俱樂部的財務審查。規範俱樂部財務收支平衡監督管理機構。對球隊暗箱引援行為操作做好監督和懲罰制度。把更多錢投資在青訓梯隊上來,讓更多年輕梯隊球員及各階層的足球從業人員和成年隊球員形成良性競爭,這樣才會讓更多的國內球員能夠在關鍵時刻勇於擔起決定比賽勝負的人物。

第三 :監督俱樂部的薪資合同和球員資料審查,建立真實的球員資料庫,加大處罰球員資料作假和也俱樂部簽訂的陰陽合同。對俱樂部獎金做出比例規範和懲罰的定期及不定期的審查。

第四:控制俱樂部外援引進數量,讓更多的國內球員得到鍛鍊。青訓梯隊球員必須與本俱樂部簽訂球隊選項合同,增加球員的歸屬感和責任心。這樣也會提高俱樂部培養球員的積極性。讓更多想搞足球並且想通過足球真正盈利的人員進入足球界,減少以搞足球名義增加自己企業效應進而攪亂足球界正常秩序的人進入足球界。達到足球發展的良性循環效果。

第五: 讓更多真正懂的中國國情的足球人才進入到管理層和監督層。讓更多人品佳球品正的退役球員進入高級管理層和監督層。施行管理和監督分開。對個每個階層的教練員和裁判員及相關的從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績效考核,對營私舞弊者嚴懲,對其行為公報於各大新聞媒體。讓害群之馬得到應有的懲罰,進而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對足協本年度和下年度的完成及需要完成的項目和指標公佈於眾。增加媒體對從基層到高層問答制度和輿論監督機制,進而來提高足協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以上建議讓中國足球去實施會經歷瀝瀝陣痛,但對中國足球騰飛,走向強大絕對弊大於利。

中國足球該怎麼樣做才能成為足球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