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雙職工家庭,如何用被動收入覆蓋家庭支出?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大佛聊網貸

這是我寫給同事的一篇暫且算理財規劃的文章,畢竟我的眼界也是有限的,只能在自己淺薄的知識中給予同事一些建議。規劃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年齡、家庭結構、負債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案例僅供像我同事一樣情況的人參考。

基 本 信 息

座標:山東某四線內陸城市

丈夫:41歲,初中教師,月工作收入到手5000+,值班費帶班費等月入500+(寄宿班),五險一金齊全,年終獎金為一個月的基本工資和每屆學生的升學獎勵。

妻子:40歲,小學教師,月工資收入到手將近5000,月兼職收入500-1000左右,五險一金齊全,年終獎金為一個月的基本工資。

兒子:今年初三,剛剛中考完畢,主要花費為日常消費及補課費用,月均1500-2000元左右。

資產情況

住房:一套,三室一廳一衛,無貸款。

汽車:現價值10萬左右代步車一輛,無貸款。

金融資產:40萬左右,主要是丈夫在打理,另外無息出借給親戚朋友15萬左右,時間都在三年以上。

理財目標

1、近幾年在市區購入一套學區新房或者退休前在經濟開發區購置一套三居室。

2、儲備孩子的上大學費用及結婚費用。

3、將資產盤活,用被動收入覆蓋家庭支出。

根據我同事提供的信息,以下是我淺顯的一些分析和建議:

1、收入結構不單一,但仍繼續加油!

事業單位雙職工家庭,如何用被動收入覆蓋家庭支出?

2017年收支表

同事C姐家並不是全部靠工作達到資金收入,工資外收入也達到2萬,佔到總收入的10%,從家庭收入來看,雖然不夠多元化,但是有兼職收入(同事微信賣蜂蜜),及理財收入,說明夫妻倆有開源和理財意識。

而且,家庭每年可結餘資金8.3萬,年結餘率達到41.3%,比較健康,這為後續實現理財目標打下了堅實的資金基礎,希望同事C姐能保持良好的收支狀態。

2、保險配置需完善

在詢問同事家庭資產時,發現同事一家保險意識比較淡薄。除了單位配置的五險一金和大病醫療外,沒有購置任何商業保險。從防範風險來說,意外險和重疾險是建議普通人優先配置的。如果真的非常排斥保險或者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入重疾險的話,只能建議單獨留出一部分資金,以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醫療支出。

目前瞭解到的情況,同事丈夫有三高、同事去年冬天剛住院做了一個子宮盆腔之類的微創手術,就重大疾病和醫療險來說,都有被拒保的風險,建議先配置好意外險,再認真篩選一下核保條件寬鬆的消費型重疾險,同樣建議給孩子配置消費型保險。因為單位失業性風險不太存在,外加目前無房貸,所以壽險可以不用配置。

3、買房目標可達成性分析

目前C姐家擁有一套房產,還想再換到市中心或者養老房,我就以這兩個不同的房子進行規劃。

(1)首付成本

二套房首付在三至四成,如果是市中心,首付至少準備50萬,如果是新區養老房,那麼首付在40萬左右。同事家的存款足以應付,但相應的,現金流也會縮緊許多。但是兩人的公積金賬戶這些年也有15萬左右,而且逐年增加,買房時可以提取,這也算一筆補充,可以剩下20萬左右的資金。

(2)負債成本

目前貸款政策公積金沒有變化,但是商業貸款基本利率都在上浮。如果採用組合貸款的方式,商貸部分負債成本增加。而且兩人40多歲,年限也不會放的太長了。

(3)每月還款來源

公積金餘額按年衝抵,會減輕一大部分負擔。每月月供對於工資收入來說不成問題,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消費慾望和實際支出會下降(美容、貴重衣服首飾之類)。

4、孩子的教育基金及結婚基金

孩子目前才初三,大學費用估計和現在的生活費加補課費出入不大,不用過分擔心。而結婚基金按照現在的結餘率來說也不成問題,只要選對理財方式,複利的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畢竟最起碼還有10年的時間。

5、用被動收入覆蓋家庭支出

C姐目前有金融資產40萬,再加上每年結餘的8.3萬,在不考慮理財收入增長的情況下,10後年資產能夠達到120萬左右。在小城市這個數字足以可以覆蓋結婚、買房首付等大項支出。但是被動收入每年只有2萬左右,不足以覆蓋家庭支出,根據C姐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家庭情況,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1)買房分步走,不必一步到位。

現在可在市區優質地段入手一套總價在60-80萬的次新小二手房,只需動用資金20萬左右即可辦理好,而且可以提取賬戶的公積金餘額,幾乎不用動用自己的金融資產,這套房子在孩子需要買房或者自己買養老房之前出租,租金收入每年在1萬2左右。這樣既能盤活公積金,又能坐享房價上漲的紅利,等需要的時候再置換新房即可。

(2)金融資產構成多元化

現在的40萬理財收益一年在1萬左右,幾乎全部在銀行一年期定期和活期。現在資產無負債,但是也考慮風險承受能力,以100-現在年齡=高風險所佔比例公式來看,可以把60%博取高風險,但是結合同事的實際情況:建議以20萬存放銀行,貨幣基金+保本理財的方式保持一年一萬左右的理財收益,10萬本來想推薦基金,但是同事接受不了收益的起起伏伏,那麼就買最穩妥的五年期國債,一年收益4千多,10萬嘗試放在穩健互聯網固定收益產品,一年收益8千到一萬二,加上如果買房後的出租收益一萬二左右,最少也在3.4萬左右,努力一下4萬也不成問題。

(3)欠款及時收回

散佈在親戚朋友間的15萬左右借款,要陸陸續續收回,一是用的時間不短了,而且無息,二大部分都是拿著我同事的錢去生意週轉、買房等等去了,並不是生病等急需的事情,畢竟不是一個小數目,收回來後即使放在銀行也有六七千的收益。

(4)兼職要堅持下去

同事之前在單位政策還不是非常緊的時候做過一段時間的員工福利活動,主要是往各單位送小家電,熱水壺啊電飯煲之類的,賺了不少錢。現在政策不允許,又開闢了新思路,賣蜂蜜,雖然賺的沒有以前多了,但我覺得同事還是非常有開源意識的,要堅持下去。

綜合起來理財收益+收回欠款後的收益+房租收益+開源收益在5萬左右,被動收入提高不少。

(5)鍛鍊好身體 保持健康

按時體檢、按時鍛鍊,身體是最大的本錢。因病致貧的例子不是少數,尤其是還沒配置好保險,更要鍛鍊好身體。同時隨著年紀的增長,固定生活支出可以精簡一些,比如少買貴重衣服首飾、美容適量而行、健身卡辦了也沒去以後就別辦了,一年固定生活開支也能減少個5千左右。

目前的規劃來看,5萬左右的被動收入仍不足矣覆蓋家庭支出,但是隻要科學理財,注重本金的積累,逐漸提高理財收入的比重,完全覆蓋也不是什麼難事。我覺得只要控制風險、穩紮穩打、認真理財,生活會越來越美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