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声势浩大,全国各地同时起兵,为何会失败?

AstroC


农民起义失败是正常的,不失败才不正常。不光黄巾军如此,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如此。

推翻一个旧王朝是推翻已经糜烂、腐朽的旧秩序,而建立一个新王朝是建立一个崭新的新秩序。农民起义的功能一般分两种,要么是冲击既有的旧秩序,要么是推翻已经腐朽的旧秩序,而建立新秩序的任务,往往是农民起义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农民起义要么亡于旧秩序的镇压,要么是亡于新秩序的镇压,总归都是要灭亡的。

过不下去的农民要起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怎么组织起来的问题。谁来挑头,领导团队,骨干团队,打仗所必须的主要将领,这些从哪里来,都是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古代条件下,最适合充当这个组织体系的,其实就是各种带有宗教性的组织。黄巾起义时期的太平道、明清时期的白莲教、晚清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是这种承担了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历史任务的宗教组织。

因为在古代条件下,国家没有能力把所有人都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管理体系之中,作为社会最基础的农民家庭是比较脆弱的,哪怕是中等家庭,抗风险能力也非常低,遇到一点天灾人祸就可能马上陷入破产的境地之中。而

要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抗风险能力,唯一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

在奴隶制时代,其实是用奴隶制的方式把每个农民家庭都捆绑在要给奴隶主为核心的奴隶主集体之中的,而到了庄园农奴制时代,随着自耕农的增加,破产的农民家庭就开始增多了。到庄园农奴制体系崩溃之后,代之而起的就是单家独户的农民家庭。到宋朝,士大夫开始提倡宗族和乡土秩序,实际上就是试图为农村提供另外一套组织方式。

所以,在奴隶制时代,其实是不存在农民起义的,虽然也出现过奴隶起义,但并未真正有效的冲击既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秦汉到隋唐时期,也就是庄园农奴制的时代,农民起义才开始逐渐躲起来了,而且规模也逐渐大起来了。而到唐朝中晚期之后,尤其是宋元明清时代,农民起义的规模就越来越大了,而且每次都能对既有的政治秩序形成巨大的冲击。

比如黄巢起义基本上就冲垮了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形成的中央和藩镇之间的脆弱平衡,元末农民大起义基本上冲垮了元朝在南方地区的统治体系,明末农民起义更是在从西北到中原到淮海,乃至到四川的广大地区都形成了巨大冲击波,直到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也冲击了西方列强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黄巾军就是在汉末充当了这种基层农民组织体系框架,用神道设教的太平道把破产的农民组织了起来,并在全国发动了大起义,冲击了当时已经腐朽的东汉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但黄巾军的问题在于,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为核心的太平道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与各地分支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并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而可靠的组织体系。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基地组织。在拉登死后,基地组织就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时代,虽然基地组织经常声称对一些恐怖袭击负责,但实际上,巴基斯坦的基地组织和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完全不是一回事,和在中东活跃的基地组织也完全不是一回事,相互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都是各干各的。所谓的基地组织领导人,其实只是像周天子一样的共主。所以,基地组织只能进行分散的、各自为战的恐怖袭击,而没有能力像塔利班那样建立一个新政权。

黄巾军就是这样的组织。虽然起义发动之后,各地之间的黄巾军整体而言似乎可以进行一些战略性的策应和配合,但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都是各自为战的。因此,东汉朝廷任命皇甫嵩和朱儁率军,可以分别作战,各个击破,实际上就是击溃几个主要的分支,比如说张宝就被皇甫嵩擒斩,黄巾起义基本上就算是被镇压下去了。

但在此之后,各地出现的占山为王的一些盗寇组织也仍然自称为黄巾军,但实际上和原来的黄巾军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和曾经贡献各地州郡的黄巾军主要分支完全是两回事,这些当时的地主武装眼里的所谓盗寇,实际上更多的就是当地破产农民以黄巾军的名义组织起来的自保武装,和刘表到荆州时荆州大量存在的所谓宗贼、五胡之乱时北方大量出现的坞堡一样,都是自保的武装组织。

所以,在当事人的嘴里,最常出现的描述黄巾军对既有政治秩序造成的冲击的词汇就是“黄巾纷起,天下大乱”,也就是说,到处都有自称为黄巾军的农民起义军,原有的国家统一的政治秩序崩溃了。这才为曹操、刘备等汉末群雄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和土壤。


萧武


公元184年,东汉汉灵帝光和七年,东汉朝廷腐败不堪,外戚、宦官专权,自然灾害频发,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加入太平道,在张角的率领下,头扎黄巾,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为组织的农民起义。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遍布全国,但在东汉朝廷和地方军阀的共同围剿下,起义很快败亡。为什么如此浩大声势的黄巾军起义会失败呢?

第一,领导人张角的过早死亡。由于这是一次宗教式起义,领导人张角不但是组织领袖,同时也是精神领袖和宗教领袖,张角于黄巾军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张角的过早病逝,使黄巾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很快被东汉大军各个击破。

第二,敌人过于强大。汉朝素以强亡著称,哪怕是东汉末年,汉朝的军队战斗力依然强大无比。而割据一方的大地主,其私人军队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而率领汉朝大军围剿黄巾军的则是曹操、皇甫嵩等能征善战的名将,刘备也是在围剿黄巾军中逐步崭露头角的。而黄巾军,既无名将更无军事斗争经验,面对强大的汉军和名将,自然屡战屡败。



第三,被叛徒出卖,起义仓促。在张角决定起义的前一个月,张角的一个门人叛变,供出了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汉朝车裂,官兵也开始大肆逮捕太平道成员。张角被迫提前起义,这使得各支起义军联系困难,无法协同作战,被朝廷各个击破。


第四,农民和宗教奇异的局限性。黄巾军的主要组成成员是农民,他们没有清晰的纲领和战略目标。同时,以宗教作为组织方式,虽然前期战斗力强大,但很容易在后期发生宗教理想破灭后,组织涣散、人心不聚的局面。


鸢飞九天2018


总体来说就是3个字:不专业;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从这2点来说,黄巾起义的确声势浩大,但是一些无法生存没有土地的农民或者是太平道的信徒,这的确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但是如果没有高超的领导人进行分配指引,就无法发挥作用。

1、起义被告发,只能仓促提前。起义讲究的是突然性,但是黄巾起义遭到叛徒的出卖,导致计划有变。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2、声势浩大,但是各地无法相互配合,只能各自为战。我们在玩英雄联盟这种推塔游戏的时候都知道,每个英雄的技能角色定位不同,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好汉难敌四手、猛虎难敌群狼,一个英雄再厉害也没组团强。黄巾起义后,基本上都是各地起义军单独作战,没法相互呼应,这样就容易被官军各个击破。

3、起义军没有优秀的将领,而官军恰恰相反,曹操、皇甫嵩、袁绍这类都是悍将。三国演义中出来的18路诸侯,大部分都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成长起来的。刘备、关羽、张飞也曾经绞杀过黄巾军。

4、东汉皇室解放党禁,释放大批官员和文人,放权与地方豪强。皇甫嵩上谏要求解除党禁,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赠给军士,提升士气,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比如:韩遂 凉州西平;袁绍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公孙渊的幽州辽东;韩馥的冀州,张绣的荆州南阳;刘表的荆州等等。

不过,黄巾起义也导致东汉王室衰微,权力还是集中到各地豪强割据手中,他们对东汉王室视为玩物,也揭开了三国的纷争局面。


你懂得zyt9573


大概可以归类为两个原因,一个是黄巾军本身的缺陷,一个是东汉末的地方割据。

黄巾军作为仓促起事的宗教起义,并没有完整的组织起来,只是一些对现状绝望的普通人和少数宗教骨干发起的,其内部的组织很凌乱,和晚清的太平天国起义没法比。不光内部组织很粗放,相互间的配合也不好,各自为战的现象很严重。并且也没多少军事经验。这样的团体,只有在反复战争中不被消灭,才能成长为可以和职业军队对抗的军人。但他们显然没有这种成长机会,相比之下,李自成和黄巢的条件比他们好不少。

另一方面,东汉末的刺史制度救了朝廷的命。各地刺史纷纷打着朝廷旗号,拉起自己的队伍,对抗黄巾军和其他势力。

有人说这是地方割据,没错,是地方割据。但显然,这个割据挽救了朝廷,没有这些地方武力,朝廷早完球了。看看三国演义,到底多少势力从镇压黄巾军起步的,就知道这些人对维持东汉起了多大作用了,虽然朝廷最后也亡于这些人之手。

分权会导致朝廷变弱,但朝廷变弱经常是好事,意味着地方变强。而地方军队大多来自本土,守土有责为自己父老乡亲打仗是他们天然的责任感。所以,你看东汉末年虽然也有鲜卑人有羌人,但他们并不能搞起多大的风浪。

唐朝中后期也是如此,地方割据其实为朝廷续了命。

黄巾军主要就是被地方的势力给灭了。


寻常味


黄巾面临的敌人非常强大。

不仅有正规军,还有强大而且不逊色于官军的豪强武装。武装豪强的部曲不仅战斗力强,装备同样出色,训练有素。更有坚固的坞堡作为后备与屏障。内部粮食饮水充足,甚至还有武器维护铸造等作坊。

反观黄巾完全是乌合之众。通常一地数千人起事,武器粗劣,毫无训练,粮食等物资基本没有,完全似蝗虫过境一样裹挟百姓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听起来每部有数万甚至十万多,但实际作战能力非常差。

所以,数百官军或者豪强部曲敢于向数千上万的黄巾发起进攻,守城更不怕了。

所以,当正规军调集后,地方豪强武装也迅速成长起来,黄巾自然失败了。


四川達州


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政治目标不明确,张角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是一个宗教口号,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个口号高大上,这些确没有什么用,苍天死不死和那些农民有什么关系呢?和那些士兵又有那些关系?



而且当时东汉王朝腐败,民不聊生,如果张角打着给老百姓种地分土地的口号那么,起义赢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交通不便!全国各地起义,大家各自为战,这就是一盘散沙!兵力散不说,军事也没有任何的优势。



再者当时东汉王朝的政府军还在,战斗力还是有的,大家都向着东汉王朝,而且军阀这么多,自然镇压一个黄巾军不在话下。



最后黄巾军的募兵模式,是靠迷信来的,靠着那些神神鬼鬼的等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来募兵的,当时还救不了一些人,出现了叛徒,自然黄巾军起义就是失败的。

我是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喜欢历史文化的请关注我吧。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与外戚争斗不休。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终于引发黄巾起义。起义军在张角的领导下,刚开始势如破竹,后来却迅速被镇压。失败的原因:

第一,对手实力强大。黄巾军起义是一次农民起义,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级,敌人过于强大。东汉朝廷的官军实力不容小觑,地方豪强联合绞杀。


第二,自身问题。起义前,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被叛徒告密,使得之前的计划破产。起义军有口号,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纲领。黄巾军大多是临时召集的“乌合之众”,也没有优秀的将领领导,战斗力低下。各地起义军没有配合,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被对手各个击破。起义军纪律涣散,许多都不战而降或逃跑。

农民阶级本身具有局限性,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纯粹的农民起义获得成功。黄巾起义到后期也开始烧杀抢掠,与其宣扬的口号背道而驰,逐渐失去民心,导致失败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