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針》你知道嗎?

概念

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針》你知道嗎?

特點

適應範圍廣,療效顯著,奏效迅速。

易學易記,簡便易行,經濟適用。

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耳診的作用

為疾病的定位診斷提供一定的依據;

利於早期發現疾病;

對不能敘述病史和症狀,或因病情及條件不允許做特殊檢查的患者,可提供

一定的參考;

診察方法

肉眼觀察法(視):變色、變形、丘疹、充血、脫屑等陽性反應。

壓痛點探查法(觸):探尋壓痛敏感點。由周圍向中心,壓力均勻。

電測定法:測定耳穴皮膚電阻、電位等電特性的變化,以電阻值降低,導電量增加,形成良導點作為耳穴刺激點。

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針》你知道嗎?

耳與經絡的關係

(據《內經》、《奇經八脈考》等)手太陽:“入耳中”陽經少陽:“系耳後,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太陽:支者“至耳上角”十二經脈足少陽:“下耳後”,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陽明:“上耳前”陰經:通過經別合於陽經上達於耳。經別:手厥陰:“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絡脈手陽明:“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中。”(《素問·繆刺論》)足太陽:“上結於完骨”足少陽:“出太陽之前,循耳後”。經筋足陽明:支者“結於耳前”手太陽:“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少陽:“循耳前”奇經八脈(《奇經八脈考》)陰、陽蹺脈:下耳後陽維脈:“上循耳後”,“循頭入耳”

耳與臟腑的關係

心:“寄見於耳,榮華於耳。”(《千金方》)

腎:“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

客”(《證治準繩》)

肺:“肺主聲,令耳聞聲。”(《難經·四十難》)

肝:“肝病者……虛則……耳無所聞……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

(《素問·臟器法時論》)

脾:“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素問·玉機真髒論》)

要點

①指導思想:中醫整體觀,藏象學說。

②耳與五臟均有聯繫,其密切程度,腎為首,心次之。

③耳背五臟穴的來源

《釐正按摩要術》:“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

適應範圍

1.疼痛性病症

2.炎症性病症

3.功能紊亂性疾病

4.過敏與變態反應性疾病

5.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6.傳染病

7.各種慢性病

其他:針刺麻醉、婦科疾病、預防感冒、暈車、暈船、 輸液反應、戒菸、減肥。

神奇的治病方法《耳針》你知道嗎?

特點

安全輕痛,副作用少,不易引起耳軟骨膜炎。 有效、適應證廣,尤適用於慢性病、老年、小兒、 懼痛的患者。 不受條件限制,便於持續刺激。

操作方法

操作

材料準備:籽、膠布、耳壓板

消毒:酒精 貼壓貼敷

按壓:1~2min/穴 囑:3~5次/天,0.5~1min/次/穴

注意事項

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耳郭上有溼疹、潰瘍、凍瘡破潰等,不宜用耳針。

習慣性流產的孕婦禁用。

年老體弱、有嚴重器質性疾病、高血壓病者,刺激量不宜 過大。

防止暈針,及時處理。

肢體活動障礙及挫傷的患者,在耳針留針期間,應配合適

量的肢體活動和功能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