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走进衡水冀州田园棉文化园的“织女湾”,二十余台木制纺车、织机映入眼帘,十几位女工正坐在这些古老的织布机前一梭一梭进行着纺线……此情此景,仿佛带我们走进了巧手女子当户织布的古老年代。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不同于冷冰冰的现代化织布机器,我们手工纺出来的老粗布更增添了一份乡愁,一份温暖。”身穿老粗布唐装的阴宗杰触摸着自家的老粗布,眼里充满了柔情。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阴宗杰↑↑↑

阴宗杰出生在冀县(今冀州区)北漳淮乡景家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82年,刚满十八岁的他,中学毕业后来到县城,边读夜校边打工。两年后,他凭着出众的才气,考入冀州镇,成为人人羡慕的公务员。本以为就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没想到,二十五岁时,阴宗杰辞去铁饭碗,下海经商,成立了冀州第一家复印部。“当时,冀州没有复印机,人们都去衡水复印,很不方便。我一琢磨,这个有商机,于是东拼西凑买了一台大型复印机,当时没钱租店面,我在汽车站的一个小台子上开始了创业。”

一张张薄薄的复印纸,让年收入2400多元的阴宗杰一跃实现了年收入数十万元。之后,阴宗杰紧盯市场捕捉商机,又开了冀州市第一家固话专卖店、手机专卖店、维修店。做生意十几年,在大家眼中,阴宗杰眼光又准又刁,总是抓得住市场潮流。可在2005年,赚钱稳准狠的他却要逆着市场潮流走,重拾老手艺,做老粗布。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提起老粗布,一般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认识,年轻人见都没见过。阴宗杰看上老粗布的时候,冀州市场上几乎找不到。“那时候,老粗布不时兴,市面上卖得最好的都是精纺面料。老粗布虽然没有‘洋布’、化纤布结实,但却更加舒适、柔和。夏天汗水不沾身子,冬天寒气不逼近肌肤。我看中的就是它的原汁原味和绿色环保。”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冀州区棉花种植面积40多万亩,曾有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的称号,阴宗杰决定利用当地的棉花资源生产手织粗布创业。可大家谁也不信这个能赚钱。阴宗杰的女儿阴红霞说:“你看现在谁还穿老粗布,起初特别不理解爸爸的想法。”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阴宗杰的女儿阴红霞↑↑↑

面对质疑和反对声,阴宗杰依然相信老粗布未来的市场前景。2005年,经过多次到黄道婆纪念馆、高阳县纺织博物馆参观考察,以及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阴宗杰成立了冀州田园棉被服有限责任公司并注册了“田园棉”商标,专门生产手织老粗布。“那时候,没有传统织布机,我就走村串户,一家一家找,没有工人,我就把会织布的农村妇女招聘过来,一点一点传授技术。”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2005年7月,阴宗杰加工出来了一批老粗布衬衫。他觉得北京市场消费水平高,人们接受能力强,就带着衬衫来到了北京。可是,转了半年,却没接到一个订单。“那时候挺惆怅的,不知道下面怎么做。”没有订单,市场不认可,这曾一度让阴宗杰把之前十几年赚的钱赔得血本无归。

屡屡碰壁的阴宗杰,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思考如何让人们重新接受老粗布呢?接下来,他想了一个办法,一举破掉了老粗布在冀州没市场的难题。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田园棉的员工 张明娟↑↑↑

2006年2月,冀州街头上出现了这样一景,几个身着兰花粗布上衣的妇女正在用原始的老纺车街头织布。老织布机的机杼声,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很多人说看到这一场面,重拾了儿时的记忆,一下子在冀州引起了轰动。”

恰逢那一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随后,阴宗杰专门制作了一批红军服装和八角帽,让员工穿戴上,走上冀州、衡水、石家庄、北京等地的街头去纺线织布,这次产品宣传让他再次大获全胜。“当时,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这对人们认识、接受老粗布起到了绝佳的作用,当年我就卖出了价值70万元的货物。”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随着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田园棉”的品牌形象逐渐树立起来。很多消费者亲自到公司观看织布流程,并当场购买心仪产品,要求做代理、专卖的客商更是络绎不绝。“老粗布供不应求,怎么办呢?我就把生产车间向农村延伸,以村为单位设立农户加工基地,每个基地选定一个加工农户代表来管理,实行统一纱线、统一产品规格、统一产品标准。”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使濒临失传的民间土纺土织技艺发扬光大,还带动冀州及周边县市的500余个加工户致富,年拉动地方经济收入增长1000多万元。

阴宗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发展手织老粗布,不仅使之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他也创造了三项全国第一:第一个把手织粗布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第一个使手织粗布产品通过国家纺织行业标准检测;第一个把手工织布产品的“无浆织布法”申请为国家专利。与此同时,“田园棉”手织粗布和田园棉文化园也分别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老粗布文化有着家的温馨,它能够使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未来我希望能把河北的非遗文化集中到田园棉文化园,做‘冀文化手工坊’,把有温度的老手艺传承和发扬下去,织出新的田园生活。”

「我家40年」温暖的“纺织者”阴宗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