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治疗应及时,胆囊癌变后悔迟

近日,来自襄县的丁某经过郑州大学五附院的精心治疗顺利康复出院,回想整个就诊经历,真的可以称之为“惊心动魄”。

丁某是一位51岁的女性,因近1个月腹部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腹部彩超的检查结果让当地的医生大吃一惊。原来丁某腹腔内有一个巨大无比的肿瘤,经当地超声医生反复认真的检查辨别,最终确定为巨大胆囊肿瘤,长度超过25cm(正常人胆囊不过10cm左右)。如此巨大的胆囊肿瘤十分罕见,医生建议她到上级医院就诊,经多方咨询打听,丁某及其家人了解到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在诊治此类疾病方面经验丰富,便立即慕名前往。

科主任李晓勇、副主任陈艳军为丁某检查后发现“患者右上腹肋缘下可摸到一个直径约10cm的肿块,活动性差,低于皮肤。” 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胆囊区可见大小约274*85mm异常回声,稍高及弱回声,另见一直径约26mm强回声团,后伴声影,似位于颈部。” 彩超诊断为胆囊癌,胆囊结石。

“如此巨大的胆囊肿瘤的确很罕见。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极易发生肝脏及腹腔内广泛转移,一旦发生转移,生存期极短,预后很差。” 经过与丁某家属细致沟通后,李晓勇主任马上为患者安排了手术。

结石治疗应及时,胆囊癌变后悔迟

▲ 腹腔镜下胆囊外形

手术首先在腹腔镜下进行,镜下发现,胆囊体积巨大,占据了整个右侧腹部的几乎所有空间,关系到胆囊能否顺利切除的重要解剖结构“胆囊三角区”也根本无法显露。不得已,手术中转开腹进行,术中发现胆囊腔内充满质韧肿瘤,胆囊颈部有体积巨大的质硬结石,胆囊颈部旋转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胆囊三角区及胆总管仍不能明视,困难依然重重。

结石治疗应及时,胆囊癌变后悔迟

▲ 术中切除胆囊标本

根据这种情况,李晓勇主任决定放弃常规途径,而选择逆行途径切除胆囊。再次延长切口,经过近3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整切除了胆囊,术后切开胆囊标本,发现胆囊腔内已全部被肿瘤占据,胆囊颈部有一枚直径约5cm的巨大胆囊结石。术后病理报告为胆囊中分化腺癌,侵犯胆囊壁肌层,伴广泛坏死,胆石症。术后丁某恢复顺利,目前已平安出院。

结石治疗应及时,胆囊癌变后悔迟

▲ 术中切除胆囊标本

科普

胆囊癌为肝外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90%以上的患者超过50岁以上,女性:男性比例3-4:1。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有一定关系,胆囊癌发病风险增加的情况有:胆囊小肠瘘管、瓷性胆囊、溃疡性结肠炎、腺肌瘤病、结肠息肉、Gardner综合征,以及胆总管和胰管之间的异常连接。患者多无特异的症状,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和厌食,与胆石症相似,早期一般很难发现。实验室检查常有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大体肿瘤可表现为息肉状、结节状、或呈弥漫浸润使胆囊壁增厚,以胆囊底多见,但大多数病因已累计大部胆囊而很难辨别其起源部位。病理组织学特征,镜下常表现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最常见为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也可见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等类型。

胆囊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5%,因此胆囊癌的预防极为重要。为了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存在下列危险因素时应考虑尽早行胆囊切除术,且胆囊标本应广泛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1)、直径>3cm的胆囊结石;

(2)、合并有胆囊壁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者多个细小钙化的胆囊炎以及瓷性胆囊;

(3)、胆囊息肉直径>10 mm; 胆囊息肉直径<10 mm 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单发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 mm /6个月) ;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的胆囊腺肌症;

(5)、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胆囊占位性病变;

(6)、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

出现下列情况时,建议6~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查胆囊:

(1)、胆囊息肉;

(2)、年龄>50 岁,特别是女性;

(3)、肥胖症;

(4)、有胆石症或胆囊癌家族史。

胆囊癌常直接侵犯肝,约50%的患者在外科手术时就已经有了转移。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预后和肿瘤类型和分期有关,乳头状癌预后相对较好,巨细胞癌预后最差。

所以建议胆石症的患者平时注意饮食结构,适当运动,定期体检做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碱性磷酸酶等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