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翻了!南通大学教师用小楷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摘要:7月16日正午,烈日炎炎,南通的气温已经直逼34℃。南通大学方肇周楼三楼,三名教师凝神聚气,手执细毫,研墨开工,用精美的小楷正在书写着一个个新生的名字。

7月16日正午,烈日炎炎,南通的气温已经直逼34℃。南通大学方肇周楼三楼,三名教师凝神聚气,手执细毫,研墨开工,用精美的小楷正在书写着一个个新生的名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南通大学精心设计了一份“高颜值”的录取通知书,打开后宛若一张百年前的旧报纸,仿佛让人瞬间“穿越”到了民国时代。而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都是由该校艺术学院教师用毛笔书写而成。

美翻了!南通大学教师用小楷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南通大学“高颜值”的录取通知书

这套录取通知书,由纪念卡、通知书和定制外壳三项组成,每个细节处都饱蘸学校的满满情谊。纸张的色泽泛着如宣纸般淡淡的微黄,边框和点缀则是与之相称的深蓝色调,仿佛采撷了南通蓝印花布的一抹靛青。正文则是用的正统黑色,最为亮眼的自然是用毛笔书写的新生姓名和所属学院,还未干透的墨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翻了!南通大学教师用小楷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美翻了!南通大学教师用小楷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系列精巧设计的创意竟是来源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研一学生。这个腼腆清秀的姑娘名叫高彦婷,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早先构思时她最初想用的是南通元素,如板鹞风筝等。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了之前本地报纸上刊登的南通大学老照片,完整的构想顿时从脑海中跃出。

美翻了!南通大学教师用小楷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黄天灵展示通知书

从3月份构思初步形成后,经过学校宣传部和艺术学院的推敲,最终锤炼出了这样一份作品。“打眼一看可能会感觉是民国风,但其实我们糅合了许多现代元素,整体设计风格是比较特别的。”通大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黄天灵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创意到成品前后修改了七八稿,许多灵感都来源于校史馆。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亲自参与了部分设计和定稿。

最终形成的这份录取通知书,展现出了南通大学的百年风貌。底部是早先南通大学(当时为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的大门,封面正文中引用的文字出自曾任通大校长、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通知书顶部,选用了与南通的城市精神相契合的“江海融通”等文字,提纲挈领地展现出学校的整体风貌。

为了以最美的形式和最暖的诚意呈现出这份入学通知书,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吴旭春等十余名来自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资深教师齐齐出动,从7月13日开始这项工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通大录取的学生有6649人,这也意味着教师们要手写近7000份录取通知书。

去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书法博士王维,现担任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书法专职老师。如今他每天早上七八点就到了学校,一直要写到傍晚。光是16日上午和中午,他和其他两名同事就已经完成了近千份。“这其实也是一种创作过程,每一份录取通知书展现的效果都不一样。如今这种手工制品越来越少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在第一时间让新生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王维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预计首批录取通知书将在7月18日开始投放,本周内就将有学生陆续接到来自学校的这份惊喜。今年是通大第一年试行这项新颖的创意,未来校方将考虑将此延续为一项传统,为每一名踏进校园的学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