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姜文的电影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他自己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姜文的每一部电影都有浓重的个人烙印,无论是他自己饰演的角色还是要讲述的故事,每一部都像他自己一样包含着说不完的故事,厚重的荷尔蒙,满满的女性映像。最重要的还是他想要给观众说的话。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就像这次的《邪不压正》,除过彭于晏“卖肉”的演技,许晴的熟女诱惑,廖凡和他自己在北洋乱世牵动一切的表演。姜文想要给观众说的依然是其内核,虽说他自己说他的电影没有隐喻,但是你信吗?一个不夹杂回忆但是却给你讲了个故事的姜文要是不来点他自己的认识,那还是姜文吗?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只是,这一次呐,姜文想说的有些多,主角对角色的把控性还有待提高。所以《邪不压正》就感觉有些乱和突兀……

但这一点不影响我找到姜文在《邪不压正》里面铺设的五个“个人”印记,如果有朋友还发现了这里面没有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补充。

1、姜文的“恶趣味”:有好多人看了《邪不压正》都说姜文这一次有点像昆汀的风格,尤其是开头,朱潜龙和根本一郎杀掉师傅一家的时候“血”花四溅的场面实在和昆汀一贯的暴力美学相似,还有调侃朱潜龙和朱元璋画像太像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李天然从美国回来之后假扮医生对着梁启超的肾宣誓,唐凤仪屁股上的印,彭于晏无数次的露肉。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这些其实都是姜文自己的个人想法,和推动电影情节关系不是很大(包括唐凤仪屁股上的印),就把他归到姜文自己的“趣味”里面吧。(姜文说他对彭于晏都有些把持不住……)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2、讲论语的根本一郎:片中日本人根本一郎开了一家书屋,实则是借书屋之名暗地里面贩卖鸦片。李天然在根本书屋里面偷武士刀和印的时候,根本在拿着一本论语给一大帮中国学生讲论语,在底下听的学生还时不时响起对根本讲述表示赞许的掌声,日本人在讲论语,而且讲的还挺有道理,嗯……含义自己理解。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3、朱潜龙给师傅立像:在杀死师傅一家并且当上警察局长后,朱潜龙在长城脚下给他自己亲手杀的师傅立了像,并且将李天然变成了杀害师傅的凶手,并且由于朱潜龙在民众心中竖立的英雄形象,百姓都认为朱潜龙是好人,李天然是杀害师父的混蛋,到了最后,朱潜龙面对李天然顶在额头上的枪,依旧说李天然是凶手,事实完全在朱潜龙这边颠倒了黑白,而作为民众你会相信谁呢?

有权力的人在篡改的事实面前是否能真正倒转事物的前因后果呢?这似乎,也是姜文想让我们想的。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4、影评人:著名影评人史航在片中客串了一回民国的影评家,只是真实身份是前清太监,而且这人物嘛……绝对是姜文对现在影评行业的一次泄愤。史航饰演的华北第一影评家不仅每部电影的评论只写五个字,而且说他没看过的电影就是烂片,在别人面前一副高姿态,在催稿人面前一副孙子相。而且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姜文硬加的,他这次对于影评人的“下手”确实挺厉害的。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5、致敬:影片的致敬还是挺多的,首先是对于老北京的还原度,砖瓦已经剥落的前门,猪肉店前的猪尿泡,街头的二八大杠和小洋车,提瓶打醋。宽到可以通车的城墙,齐平的屋檐,姜文实打实致敬了一把老北京。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其次是李小龙,无论是唐凤仪说李天然的英文名应该叫“布鲁斯·李”还是李天然与根本一郎决战时候的怪吼和截拳道的移步方式,都是在致敬《邪不压正》原著《侠隐》作者,张北海的偶像——李小龙。最后是他致敬自己,片尾李天然登上屋顶的那一刻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登屋顶的镜头特别像,而马小军其实就是姜文自己童年的写照,这个也可以是在致敬他自己。

姜文说《邪不压正》没啥隐喻,但这5个情节每个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还有哪些隐喻和致敬,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讨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