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台单卡收录机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上曾广泛流行一时的各种录音机现已被淘汰。但我曾经拥有的那台单卡收录机给我留下的念想却使我一直难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笔者还在部队工作。因家庭条件不强,每月本人工资的一部分都要寄给家中老人。爱人虽有工作但已有两个孩子,生活上还需贴补,因此本人虽已提干十来年却无一点积蓄。当时社会上流行各种收录机,多数还是单卡的,少数经济条件好的自然是双卡、名牌,很气派的那种。由于本人和农村的老父亲都是文艺特别是戏曲爱好者,经商量,三个月未给家寄钱,加上我省吃俭用,下决心花180元买了台一般的单卡收录机。

还别说,这台单卡收录机还真争气,录音质量特别棒。就在平常生活的室内环境,不用话筒及导线,直接裸录,声音效果却出奇地好。不但音质清晰无杂音,还一点也不失真。不夸张地说,连喘气粗些都能录上。没过几天我探亲回老家,爱好曲艺的父亲请来本村弹三弦(方圆百里有名气)的盲人朋友,分别录制了一段京东大鼓和西河大鼓。而那位盲人自弹自唱也录制了一段西河大鼓小段。这之后父亲又找来本村几个爱好京剧的老人,加上京胡、京二胡伴奏,每人录了一段唱。我家属随军到保定,父亲来保,又与本市一业余京剧伴奏队合录了京剧唱段。

本人喜欢河南豫剧,家里有把板胡,电视里播豫剧,不时跟着拉几段。多年前留下的数十盘盒带中不仅有整出的和若干精彩选段,而且留下我拉板胡的声音。特别是今年已年过四十的小儿子,收录机中还留下他七、八岁时的几句话语录音。若干年后能听到自己变声前的童声,十分珍贵。

一晃几十年过去。后来的光碟,如今的手机下载、复制极为方便。但我那两抽屉旧盒带却一直舍不得扔。二十多年前在老父亲的葬礼上反复播放他的录音,唤起家人、亲友及乡邻对逝者的怀念。那个弹三弦的盲艺人也早已去世,其弟弟得知哥哥有声音资料留在世上,欣喜地找我讨要。后来我求人把当年单卡收录机录制的资料转成数字信号,加上照片和唱词字幕制成光盘。一人清净时边看边回忆老人生平,是时,犹如父子对面谈心。这都是那台单卡收录机给我留下的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