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和壬辰之战为何明军表现差距这么大?

朴刀sword


首先,最坑的就是所谓“同一波人”——准确点说,坑在同一个人上,这人就是壬辰之战的明军经理、萨尔浒之战的辽东经略杨镐。杨镐此人可以说是不知兵的,在蔚山之战里面进退失当,先是攻城不克,后又遇敌惊逃,靠着拉关系走后门才没被重罚。在这之后又能被起复经略辽东,只能说是朝中一干大臣都瞎了眼。

第二,领导问题。援朝期间虽然有宋应昌和李如松的将帅不和,但是前有宋应昌后有总督邢玠,都还算是知兵之人,而且朝中除了嘴炮骂一骂之外也没有过多的掣肘。萨尔浒期间北京的方从哲等人为了贪功冒进,多次催战,导致明军使用“四路进军”的方案,各军自行其是,被各个击破。

第三,明朝军将战斗力的下降。万历十九年李成梁去职之后,辽东总兵十年八易,没人能整顿军备,导致辽镇战斗力日益下降,边事趋紧。二度镇辽的李成梁又年老体衰,只求平安无事,毫无建树。这么多年过去,辽东军将早就不复当年之勇(李氏最能打的李如松已经战死,而李如梅等人基本上就是庸才)。


直江信纲


萨尔浒之战,非输在兵,而在帅上,这是一场真正由一个主帅的蠢决定一个帝国命运转折的战争。

其实壬辰之战(既两次万历朝鲜战役)和萨尔浒之战间的对比,我们没有必要去说当时日本和后金谁更强一点,反正以明朝的实力,基本上都是绝对性碾压。

壬辰之战就不用说了,日本异国作战,遇到的又是当时明朝最为精锐的辽东部队,再加上镇守蓟镇的戚家军,还有名将宋应昌、李如松(第一次),邢玠、麻贵(第二次)等人。最主要的是主帅(兵部尚书)石星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没有刚愎自用,能够知人善任,而且第二次时丰成秀吉突然病逝了。

基本算是送给明军一场战争,这里并不是说壬辰之战不惨烈,只是我们从各项数据对比分析,明朝都没有输的道理。

当然,萨尔浒之战也是如此。我们仅仅从账面上去分析,它比壬辰之战还不可能输,明朝用了自己几乎东北防线上最强大的家底,去打一个连自己一半数量都不到的游牧民族部队,怎么可能输嘛!但现实是残酷的,明朝还是输了,并且是一败涂地。

不同于日本对明军的不熟悉,努尔哈赤早前准备抗明的时候就已经在明军内部安插了眼线,总之从努尔哈赤的戎马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是非常善于和喜欢利用间谍战的,好处就是他可以提前知道明军的一举一动。

只是按理说,如果明军合攻,在绝对实力面前,即使提前知道明军的路线也无济于事。但是在如此巨大的优势下,且是长途深入敌营,当时的明军主帅杨镐竟然把部队一分为四,分而推进,然后在后金都城赫图阿拉汇合。他完全就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行军意图一旦被敌军发现,将会各个击破。可笑的是,努尔哈赤对此一清二楚,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

萨尔浒之战之所以会打输,可以说主帅杨镐背90%以上的锅,基本就是战略上的失败和轻视对手所致,反而努尔哈赤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不失为一个牛逼的军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