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睡眠法: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实践了1年

多相睡眠法: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实践了1年

看到睡眠,读书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大胆想法:人体睡眠≈手机充电,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像手机随时充电一样每天随时睡眠,而不一定非要早睡早起。

于是,我就去查了资料,果然有天才如达芬奇等人的“多相睡眠法”。就是每天分成6块,每次4个小时,每工作3个半小时就睡眠30分钟,这样每天只需要睡眠3个小时就够了(多相睡眠法分很多种,这只是其中一种模式)。

于是,我又搜了很多实践过多相睡眠法的小伙伴的经验,发现有人实践了一年多,效果很好,每天有20小时的工作时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分,每次醒来都是新的“一天”,他的“一天“可能是4-8个小时,而我们正常人是24小时为一天。当然,也有实践过后坚持不下去的,说身体受不了,担心会出现猝死。

多相睡眠法: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实践了1年

好,问题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一天能有48个小时来做更多事情,所以就开始尝试早睡早起,但是早睡早起真的只是“唯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吗?

看到达芬奇的多相睡眠法,结合我自己早睡早起的经验,已经读书过程中的反思,我发现,人体睡眠≈手机充电,我们挨个对比分析一下:

手机充电:

  • 随插随充,每天可充1次以上

  • 每次充电分为“快速充电”(到90%)和“完全充电”(90%-100%)

  • 每次充完后“电力十足”,效率最高

    传统的睡眠模式:

  • 每天夜晚长睡1次,偶尔午睡30分钟

  • 每次夜晚睡觉都是完全充电,午睡类似快速充电

  • 每次睡醒都精力十足,可以连续工作4-8个小时

多相睡眠法: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实践了1年

发现没有,仅从这三点来看,手机充电和传统睡眠很像,那我们是否可以参考手机充电的模式,来调整自己的睡眠方式呢?

调整后的睡眠模式:

  • 困了即睡,不论白天或黑夜(类似手机快没电了即马上充电)

  • 每次睡眠可以是完全充电(深度睡眠2小时),也可以是快速充电(小睡30分钟)

  • 每次睡醒,精力十足,电力十足

如果这个模式行得通,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从每天必须睡7-8个小时,变成每天睡3-5个小时即可了呢?当然,睡眠和手机充电有一点点不同,每次手机充电一定是电量是90%以上的电力十足状态,但并不是每次睡起来都会很有精神。

比如午睡过久就会感觉会非常昏沉。其实,就是“过度充电”,造成了电池(身体)自我保护,这时候已经开始消耗电能了。但即使如此,即使你睡起来感觉很昏沉,只要过上半个小时,稍微活动清醒一下,马上就会充满了活力,连续工作4-8个小时。

多相睡眠法:每天只睡3个小时就够了,有人实践了1年

而下班后,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这15个小时里,可以完全听从身体的睡眠方式,困了就睡,即随时给身体充电,但不要完全充电,即,可以不用一睡就8个小时,而是充满即醒(这就需要刻意练习了),如果能做到这点,或许我们的身体真的能和手机一样,并不需要每天睡7-8个小时,而是3-5个小时即可。这样平均每天多出3-4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健身各种事情就有了时间了。

做到这点,还要抛弃几个传统理念:

  • 一是抛弃早睡早起的传统理念,随时睡觉,睡醒即起,不分白天黑夜。

  • 二是抛弃每天从“早上”开始的理念,而是每次睡醒则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因为刚睡醒身体满电,做任何事情都有效率。传统情况下,一个人每天只有在长睡之后的早上效率最高,一天只有这么一次。而如果是习惯多次睡眠,每次睡醒之后都是一个高效满电状态,一天至少有3次以上,所以,虽然睡的少,但效率反而会更高。

  • 三是有个小坏处,会相对孤独,比如漫漫长夜,家人都在睡觉,而你却醒着,是不是很孤单(小伙伴的真实经历)。所以,还需要建立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这也是为什么达芬奇、特斯拉这帮天才大神们能少睡而且还能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只是一个关于睡眠的瞎想,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正确,不过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