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国家规定:

家用7座以下私家车的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的,引导报废。使用超过15年以后的每年检验2次,无法通过检验的强制报废。

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就是从理论上来讲,私家车是可以开一辈子的,毕竟60万公里不是一个小数目。另外,现在调表的汽车也是如此普遍。

但现实却远不是这么回事:

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目前的黄标车政策会直接导致一些老车禁止上路通行。

这个“黄标车”的定义并不取决于汽车的现在状态,哪怕保养的再好,因为它出厂时就已经决定了排放标准,就会被列入黄标车。

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车是合格的车,油是合格的油,怎么就不达标了呢?

目前国内规定是低于国标I的排放标准即为黄标车,但是许多大城市已经提高了这个认定标准,通常国I国II的车也是不让进城的。

很多06年以前的私家车,公里数也不多,如果保养的好,车况也是不错的,到现在也才12年而已,然而因为行驶证上标记为国II排放标准,因此就上不了路。

这显然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虽然也有一部分的车型可以按照规定更改为国III排放标准,但是更改不了的车型那真是没有办法了,要么丢到农村去使用,要么只能送去报废。

这确实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毕竟“部分要服从全局”啊!

要怪就怪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的太快吧。

也就是近10年间的事情,我国的家用汽车普及度以爆炸式的速度在猛烈增长。当初相关的政策法规自然是不能与之相适应了,新的制度需要马上跟上。因为汽车企业总是要追求利润的,如果不推出新的排放标准,它们就会永远生产那些落后排放标准的车型。

在消费市场层面也是一样,很多地区的一些营运的老车本该依法报废的,尤其那些出租车,结果却被人钻空子继续上路使用,甚至形成产业链,大城市的车淘汰掉小城市县城继续使用,这些安全性能指标严重衰退的汽车在路上继续使用的话就会给人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总之,对于一些私家老车的“误伤”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汽车不是涉及到温饱的必须品,即便被强制报废,也不至于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还是理解吧,否则还能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