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潮姐作为一个本格推理小说迷,

非常享受在阅读一本优秀的推理小说时,

抽丝剥茧,高潮迭起,水落石出得快感。

但总有一些推理小说,读完让人忍不住骂娘:

这他妈不是白白浪费我时间吗?

这样侮辱智商的推理设计,

作者该不会是把读者当傻子吧?

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开头出现了神秘的密室杀人案件,

现场除了尸体只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

结果到后面发现,凶手是吸血鬼,

化作烟雾从通风口逃走了……

——@知乎黄金包子

犯罪嫌疑人拥有完美的时空不在场证明,

名侦探仍然证明了他是凶手。

最后的解释是:

时光机……

——@知乎Paprika

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蔡骏的小说,

《地狱的第十九层》,开始写的玄之又玄,

每个人的死法对应地狱的一种刑罚。

本来觉得艾玛一定很好看,结果解密一看:

凶手是催眠让受害者产生幻觉自杀。

扯淡吧什么催眠能神到这份上,

什么幻觉这么厉害能让人嚼舌自尽啊!

后来我不长记性,又去看了《蝴蝶公墓》,

开始也是各种悬疑,河边的红书包,水中少女的枯骨。

结果解密一看:蝴蝶卵引发的幻觉!

又泥煤的幻觉,把所有埋得梗都推给幻觉,

幻觉君压力山大啊!

——@知乎百里洪水

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双胞胎(多胞胎)杀人,分工协作;

孤岛(密室)杀人,灌醉所有人搞来的不在场证据;

侦探自己是凶手,废话一堆误导读者;

死了的复活了,活着的死去了,一开始就是伪命题;

破案在即,原来是一场梦啊;

大结局最终揭晓时刻,随便拎了个龙套说,他就是凶手!

为了证明天才侦探的神机妙算,靠直觉猜中的答案。

能不能不要这么糊弄读者啊!!!

——@知乎姬霄

很多推理小说最致命的缺陷是:

小说的剩余篇幅的多少会很直白的告诉读者,

目前这个调查对象是不是凶手。

——@知乎李良

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一个密室里死了个人,有个人嫌疑很大,

但是门很窄,这个人进不去。

最后解答凶手就是他,他右手挥刀砍下了自己左臂,

于是身材窄了,于是进去了……

还有一个,密闭空间只有一个孔,胳膊都伸不进去。

最后解答,罪犯反束自己一条胳膊一年!

造成肌肉萎缩,胳膊细了,于是伸进去了!

——@知乎褚盟

想了想我觉得最蛋疼的一个诡计是:

主角到一个房间里发现一对姐妹,

最后揭破时说当时主角看到的其实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利用昏暗的灯光装成两个人和主角打招呼,

所以主角的主观印象里“风雪山庄”的人数一直多一个,

导致很多误判。

到底什么样昏暗的灯光多让一个人变成两个人?

——@知乎楚云帆

狄仁杰:此无头女尸已死。

元芳:大人英明。

推理小说这样设计,真当读者是智障?

用90%篇幅描写凶手如何强壮敏捷凶残得非人哉,

然后还不可能是疯子。

结果凶手真的非人,因为他是一只猩猩……

猩猩你妹啊!你逗我呢!

——@知乎samantha

癔症,精神病,梦一场……

最讨厌桥段,没有之一。

你是推理小说,不是走进科学。

你要明白你的身份!

——@知乎fsdxyt

前90%篇幅作者埋梗无数,

给人感觉要么就是一个惊天妙局,

要么就得再出七八本书来逐一解释……

或者就像很多“只顾主线”推理作家那样处理:弃之不理。

这位作者却不落窠臼,最后一章随意完结了主线剧情,

然后加入一段反思:

雪夜的脚印是怎么回事?

酒店的服务员究竟有没有被掉包?

公文包里的血书究竟是谁放进去的?……

基本把所有支线都回忆到了,然后……

“算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知乎H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