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潮姐作為一個本格推理小說迷,

非常享受在閱讀一本優秀的推理小說時,

抽絲剝繭,高潮迭起,水落石出得快感。

但總有一些推理小說,讀完讓人忍不住罵娘:

這他媽不是白白浪費我時間嗎?

這樣侮辱智商的推理設計,

作者該不會是把讀者當傻子吧?

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開頭出現了神秘的密室殺人案件,

現場除了屍體只有一個小小的通風口!

結果到後面發現,兇手是吸血鬼,

化作煙霧從通風口逃走了……

——@知乎黃金包子

犯罪嫌疑人擁有完美的時空不在場證明,

名偵探仍然證明了他是兇手。

最後的解釋是:

時光機……

——@知乎Paprika

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蔡駿的小說,

《地獄的第十九層》,開始寫的玄之又玄,

每個人的死法對應地獄的一種刑罰。

本來覺得艾瑪一定很好看,結果解密一看:

兇手是催眠讓受害者產生幻覺自殺。

扯淡吧什麼催眠能神到這份上,

什麼幻覺這麼厲害能讓人嚼舌自盡啊!

後來我不長記性,又去看了《蝴蝶公墓》,

開始也是各種懸疑,河邊的紅書包,水中少女的枯骨。

結果解密一看:蝴蝶卵引發的幻覺!

又泥煤的幻覺,把所有埋得梗都推給幻覺,

幻覺君壓力山大啊!

——@知乎百里洪水

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雙胞胎(多胞胎)殺人,分工協作;

孤島(密室)殺人,灌醉所有人搞來的不在場證據;

偵探自己是兇手,廢話一堆誤導讀者;

死了的復活了,活著的死去了,一開始就是偽命題;

破案在即,原來是一場夢啊;

大結局最終揭曉時刻,隨便拎了個龍套說,他就是兇手!

為了證明天才偵探的神機妙算,靠直覺猜中的答案。

能不能不要這麼糊弄讀者啊!!!

——@知乎姬霄

很多推理小說最致命的缺陷是:

小說的剩餘篇幅的多少會很直白的告訴讀者,

目前這個調查對象是不是兇手。

——@知乎李良

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一個密室裡死了個人,有個人嫌疑很大,

但是門很窄,這個人進不去。

最後解答兇手就是他,他右手揮刀砍下了自己左臂,

於是身材窄了,於是進去了……

還有一個,密閉空間只有一個孔,胳膊都伸不進去。

最後解答,罪犯反束自己一條胳膊一年!

造成肌肉萎縮,胳膊細了,於是伸進去了!

——@知乎褚盟

想了想我覺得最蛋疼的一個詭計是:

主角到一個房間裡發現一對姐妹,

最後揭破時說當時主角看到的其實只有一個人,

這個人利用昏暗的燈光裝成兩個人和主角打招呼,

所以主角的主觀印象裡“風雪山莊”的人數一直多一個,

導致很多誤判。

到底什麼樣昏暗的燈光多讓一個人變成兩個人?

——@知乎楚雲帆

狄仁傑:此無頭女屍已死。

元芳:大人英明。

推理小說這樣設計,真當讀者是智障?

用90%篇幅描寫兇手如何強壯敏捷兇殘得非人哉,

然後還不可能是瘋子。

結果兇手真的非人,因為他是一隻猩猩……

猩猩你妹啊!你逗我呢!

——@知乎samantha

癔症,精神病,夢一場……

最討厭橋段,沒有之一。

你是推理小說,不是走進科學。

你要明白你的身份!

——@知乎fsdxyt

前90%篇幅作者埋梗無數,

給人感覺要麼就是一個驚天妙局,

要麼就得再出七八本書來逐一解釋……

或者就像很多“只顧主線”推理作家那樣處理:棄之不理。

這位作者卻不落窠臼,最後一章隨意完結了主線劇情,

然後加入一段反思:

雪夜的腳印是怎麼回事?

酒店的服務員究竟有沒有被掉包?

公文包裡的血書究竟是誰放進去的?……

基本把所有支線都回憶到了,然後……

“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知乎H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