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何时有保障?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带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对于农药,大家爱恨交加。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产品质量安全何时有保障?

部分专家认为,依法对农药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治理农药滥用现象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保障“餐桌上的安全”。但有专家对此持相反意见,专家认为,使用农药,每年可挽救至少30%的农作物损失,农药对于农作物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任何时候,国民的安全总是在第一位的,因此食品安全及农药危害就成了国民关心的重点。

使用农药的危害

由于农药使用量较大,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药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首先,防病治虫多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出现农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问题。其次,因防治不科学、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部分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目前,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大部分农药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污染土壤、水环境,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何时有保障?

除了使用农药造成危害之外,高毒农药和农药残留是另外两种危害。因此,我国在农药减量的同时,还在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和制定新的农药残留标准。在限制高毒农药方面,资料显示,2016年,农药行业的一大特点即是:多款高毒农药品种退出市场。食品安全法也明文规定,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据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已禁用了30多种高毒、高风险农药。

农产品质量安全何时有保障?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与欧美等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实行农药登记制度,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使用农药应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不得使用未登记的农药、国家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同时规定,经登记后可在指定作物上使用某种农药,对每一种允许使用的农药如何使用也做了规定,包括允许使用的作物、农药品种和剂型、使用时间、使用方法、使用次数、使用量、使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何时有保障?

只要按规定或标准使用农药,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一般不会超标。但在农业生产实际中,也有个别农户在蔬菜等作物上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或超量、超范围使用允许使用的农药,或使用农药后不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从而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的发生。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一是农药本身引起的问题,如使用的农药中含有其他农药成分,某些农药可代谢转化为更高毒性化学物质等。二是环境污染引起的问题,如周围农田使用农药后产生的药液飘逸,上茬作物使用后的农药残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