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只有科學才是神——談談靶向神藥的前世今生!

“我不是藥神”,只有科學才是神——談談靶向神藥的前世今生!

君不見,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熱映中,白血病的靶向治療藥物伊馬替尼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其實影片中的主要矛盾都與進口的伊馬替尼價格過高有關。故事的原型發生在2015年的“陸勇”事件,陸勇替白血病病友從印度代購了格列衛(伊馬替尼)的仿製藥,被以“銷售假藥罪”起訴。陸勇被捕後,有上千名的病友為其求情,最終司法機關撤銷起訴。該事件的發生,其關鍵點還是由於格列衛的價格過高,普通患者難以承受,為了生存,轉而尋求印度的低價仿製藥物所引起的。那麼伊馬替尼究竟是個什麼藥呢?真有那麼“神”嗎?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的染色體發生易位,從而導致粒細胞的惡性增生而致病,臨床表現為乏力、關節疼痛、貧血、反覆感染、出血傾向、脾腫大等等,一般分為慢性期、加速期與急變期3種。慢性期的表現不夠明確,而加速期時普通的治療藥物已經收效甚微,到急變期時,患者很快死亡。其常規治療手段為骨髓移植或干擾素衝擊治療,但許多患者對於干擾素的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事實上可以說在靶向藥物誕生之前,處於加速期與急變期的白血病患者是沒有很有效的常規治療方案的,病死率很高。

19世紀60年代,美國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病理系的Peter Nowell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發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細胞中第22號染色體明顯短一些,因此認為癌症的發生可能與染色體的突變有關。之後,為了紀念這一重大發現,異常的22號染色體被命名為了“費城染色體”。

到了1973年,研究者們終於發現費城染色體之所以較短,是由於9號染色體與22號染色體之間發生了部分交換。又過了10年以後,研究人員發現9號染色體與22號染色體之間存在交叉錯位,使得9號染色體上的Abl基因與22號染色體上的BCR基因連接到了一起,形成了BCR-Abl融合基因,該融合基因可以編碼一種酪氨酸激酶BCR-Abl,而BCR-Abl的活性不受機體的自主控制,最終導致細胞惡性增生,形成了腫瘤。動物實驗也表明BCR-Abl的融合會導致小鼠出現白血病的症狀。

上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了2-苯氨基嘧啶的衍生物可以抑制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與酪氨酸激酶,雖然其選擇性較差,卻馬上成為了後續研究的基石。數十年間,科學家進行了成千上萬次的化學結構修飾,始終圍繞著增加對酪氨酸激酶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內在的活性、生物的溶解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終得到了“替尼”家族的大哥大——伊馬替尼。小鼠體內的實驗表明經過結構修飾與優化的伊馬替尼,對於白血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1998年伊馬替尼進入Ⅰ期臨床試驗,次年就進入了Ⅱ、Ⅲ期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伊馬替尼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相比較,將確診患者的5年生存率從30%提高到了89%,可謂療效顯著。

眾所周知,對於癌症的治療,較為理想的方法應當是特異性地靶向攻擊,即只進行有差別的攻擊,僅針對癌細胞進行殺傷,而對於人體的正常細胞則沒有很大的損傷。伊馬替尼作為一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以選擇性對BCR-Abl陽性的細胞進行攻擊,事實上BCR-Abl融合基因一般只存在於癌症細胞中,因而伊馬替尼可以選擇性的作用於癌細胞而發揮靶向治療作用,不僅可用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的治療,而且對於加速期和急變期的患者也有效果。

當然靶向藥物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如耐藥性、毒副作用、價格昂貴、特異性高等問題,並非是人們想象的完美無缺的“神藥”。臨床上還是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基礎水平、耐受性等現實情況,慎重選用,同時嚴格地按照規定劑量給藥。但毫無疑問,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是現代醫學史抗腫瘤治療上的一大飛躍,5年生存率的大幅度提高絕對是患者的福音。

伊馬替尼的研發成功不但讓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也打開了其它靶向治療藥物研發的蓬勃局面,從而使得癌症的治療有了更加精確的制導武器。在伊馬替尼上市的基礎上,“替尼”家族良性發展,10餘年間全球已有20餘種的替尼類靶向藥物問世獲批。而在我國,上市的替尼類靶向藥物大概有10多種,比較有名的如伊馬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舒尼替尼、達沙替尼、拉帕替尼、尼洛替尼、埃克替尼、克唑替尼、阿帕替尼、阿昔替尼等,不同藥物對抗不同腫瘤細胞存在著耐藥性與耐受性的區別。伊馬替尼是第一個上市的替尼類靶向藥物,而阿帕替尼則是我國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品種。

從“費城染色體”的發現到伊馬替尼的最終上市,歷時了40多年。可見新藥研發並非易事,不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地投入,這也導致了藥物的價格很高,如果完全自費,一般家庭是無法承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格列衛(伊馬替尼)已經於2017年2月被列為我國的國家基本醫保目錄中的乙類藥品,報銷比例高達80%,還有價格相對較低的國產品牌可供臨床選擇,類似“陸勇”的事件將一去不復返。此外,完全是出於民生的考慮,中國政府將對進口抗癌藥物實行零關稅的政策,這也有助於降低藥價、減少癌症患者的費用支出、提高其生活質量。總而言之,“替尼”家族類的靶向製劑藥物,絕對是抗腫瘤治療的精確制導武器,並將越來越成為臨床界的璀璨明星。

“我不是藥神”,只有科學才是神——談談靶向神藥的前世今生!

“我不是藥神”,只有科學才是神——談談靶向神藥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