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宁在坟园里做,不打空屋门前过”?

“宁在坟园坐,不打空屋门前过”,这是一句历史上的农村俗语,俗语自然也就要放在当时的环境里讲。

古代的时候出远门赶路,可不比现在,现在交通发达,我们去再远的地方也不必发愁,我们可以借助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要搁在以前,只能靠走的,当然有条件的可以骑马,骡子,驴等。而且非常慢,有时候一天都到不了,累的时候便在路边歇歇脚。

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宁在坟园里做,不打空屋门前过”?

““坟园”便是农村掩埋死者的地方,历史上通常建在空阔荒芜的地方,现在在农村,还会见到很多“坟园”,坟园风水阴气重,胆小的人路过的时候都会不由得打怵,更不用说到里面坐下歇脚了。

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宁在坟园里做,不打空屋门前过”?

而空屋,也就是常年未经居住人的老屋,论危险来说,恐怕更甚于坟园,一是和坟园一样,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也是阴气很重,我们在很多文学作品如《聊斋》中看到,很多的鬼怪故事和灵异传说奇闻都发生在空置的老屋里面。二是在早些年的乡下农村,这里有可能是歹人藏匿的场所,或是命案发生的场所,即便没有歹人和命案,也有可能里面有什么致命神秘的动物把这里当作窝。

所以这是夸张的说法,必须二选一的话,只能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了。

农村俗语,为什么说“宁在坟园里做,不打空屋门前过”?

现在也许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处处高楼大厦,放在古代,荒山野岭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所以出远门赶路,路途上劳累歇脚的时候,才有了这样一句经验谚语“宁在坟园坐,不打空屋门前过”。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哈,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理性讨论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