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发展势头凶猛 资本过热需警惕

据日前举行的“2018第二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消息,未来5年,全球商业无人机行业将保持迅猛发展,到2022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50亿美元,为2016年的近12倍;其出货量将突破62万架是2016年的6倍。在中国,无人机市场已非常庞大,伴随市场需求的逐渐提升,有望在201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市场规模达到134亿元。

无人机发展势头凶猛 资本过热需警惕

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综合效益高等优势,可替代人类从事危险系数大,难度系数高的工作,在军事、农业、海洋、气象、矿产开采等众多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法制的逐步健全也利好无人机市场。《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促进扩大低空开放,加强军民航部门沟通协调,推动低空空域开放进程,依托民航空管系统,加快推进FSS 等低空空域航行保障体系建设,利用第三方公共平台提高通用航空飞行申请的效率,破除“上天难“困局。

在市场及政策的支持下,无人机市场被引爆。在2015年,无人机还一度被誉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被看好的终端市场。在无人机市场的带动下,其产业链也正迎来长足发展。在无人机产业链中,上游是设计制造企业,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整机制造、应用系统等企业;中游为应用运营企业,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方面,有安防监视、电力巡检、农业植保、航拍摄影等;下游为无人机维护、数据处理、气象保障等企业。

无人机的火热也吸引了国际知名厂商如英特尔、高通、腾讯、京东等的涉足,不过需注意资本过热背后的危机。全球最著名的资讯管理公司麦肯锡就认为商用无人机已成资本红海。

美国的无人机商业应用发展很快,无人机的产值从2012年的4千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0亿美元。预计截至2026年,无人机的产值(包括商业应用和私人应用)将达年均310-460亿美元左右,具体数值取决于国家的GDP。因此,无人机在美国发展的商业轨迹也能预示出这项技术在其它市场将如何发展。

另外,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外无人机公司相继裁员的现象也证明市场已进入洗牌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洗牌对于行业来说并不是坏事,市场回归理性,大公司可以思考新方向,小公司往细分市场继续耕耘。

市场咨询公司Freedonia Group分析师Ken Long就认为,技术还在快速进化,它的应用潜力十分巨大,不过并非每个市场的增长机会都一样。其中民用无人机市场仍然处在发展初期,在未来10年里,销量估计会类似于2007年iPhone推出之后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另外,投资者还可以从无人机组件、负载产品、绘图及其它软件等产品中寻找投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