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爲能在中國持續作戰,提出一軍事戰略很無恥,卻非常的有效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對於東北地區率先動手,不過沒有想到當時張學良的無抵抗撤退,便讓日軍輕鬆的將中國給佔領。在這樣的情況下,東北三省便陷入到日本人手中。不過在佔領東北之後,日本人並沒有繼續南下,反而是經營起東北地區。因為當時在日本人看來,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 將中國完全給佔領。

日本人為能在中國持續作戰,提出一軍事戰略很無恥,卻非常的有效

日本人在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在各個方面都恢復的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便掀起全面戰爭。“三月滅亡中國”便是日本人提出的口號,可想而知對方是怎樣的猖獗。當時日軍無論是在軍事實力還是工業實力方面,都是中國無法相比的,這也是日本人提出這句口號的底氣所在。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便是,淞滬會戰的爆發便讓日本人認識到中國的頑強,三個月的時間日軍才將上海給攻克下來。

日本人為能在中國持續作戰,提出一軍事戰略很無恥,卻非常的有效

自此日本人便調集部隊,進行大規模的兵團作戰,想要通過幾場大規模的戰役來越弱我軍的實力。無論是武漢會戰還是臺兒莊戰役,我軍都跟日軍展開激烈的鬥爭,成功的將日軍囂張的氣焰給壓制住。不過當時中國已經有大半的國土都已經淪落到日軍的手中,國民黨已經退守在西南地區,八路軍當時只能在村莊等地區進行活動,可以說日軍已經佔據優勢。

日本人為能在中國持續作戰,提出一軍事戰略很無恥,卻非常的有效

不過當時我國的有識之士已經向想到,日本畢竟不是本土作戰,自己手中的資源也是非常的不充分,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絕對不適合打持久戰。這一點確實是日本的命門,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本身自己是沒有多少資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對於中國的戰略便是持久作戰。對於這一點,日本人自己是非常的清楚。然而中國軍隊打定心眼,不想跟日本軍隊在正面戰場當中進行硬上,這便讓日本人非常的頭疼。

日本人為能在中國持續作戰,提出一軍事戰略很無恥,卻非常的有效

然而日本人自己也不是草包,他們便提出所謂的“以戰養戰”,通過對中國百姓居住地的掠奪,對自己的軍隊進行補給。“三光政策”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這樣不僅能夠恢復自己的軍事力量,而且還能對中國百姓造成極大的傷亡。當時日本人在進行入侵的時候,只要確定這個村子沒有危險之後,他們便會第一時間搜刮百姓家中的糧食。不管是蔬菜還是家禽肉類,都成為日軍搶奪的對象。基本上日軍搶奪過的村莊,百姓可以說是苦不堪言。

很多人沒有被敵人殺死,反而是被活活的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