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這幾天一部良心劇

“我不是藥神”刷爆朋友圈,

看海報

“我不是藥神”五個字

頗有碑版遺風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說到“藥神”

也就是大夫

大家更多的印象應該是這樣的: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這是蝌蚪文?還是天書?

俗話說“醫者仁心”“不為良相當為良醫”

但是

你的這“仁心

得讓我們群眾看懂啊

你瞧瞧

以前的大夫

這才和“藥神”更配哦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近代書家藥方

近代,書家中的 陸維釗、諸樂三、張宗祥,以及國學大師馬一浮,也都旁通醫術,於是他們親手開的方子,則讓人耳目一新。

陸維釗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諸樂三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張宗祥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馬一浮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陸維釗先生的藥方手跡世間僅此一件,極為難得;馬一浮先生精通多門學問,看病自然也在行;諸樂三先生以書畫名世,而他本人就是中醫科班出身的。

純粹的中醫藥方

書家開的藥方,字跡優美,情理之中。

接下來的幾個藥方皆為中醫所寫,行筆間氣韻連貫、節奏適中,大部分當做小品細細欣賞也未嘗不可。

紹興名醫楊森茂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海鹽名醫任小田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清崑山名醫潘道根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清代御醫陳蓮舫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以上幾張,都是清至近代,各地名醫的親筆藥方。乍一看,判斷不出哪些是書家所寫,哪些是醫家所寫。

精美的花箋,娟秀的字跡,配以實用的處方,藥材間的留白,篆刻的提示語,雖無意安排,卻成了章法多變的書法小品,著實耐看。

由此我想,擅長突破書法圖式的傅山,其靈感是否來自於開藥方的經驗?

民國杭州名醫駱也梅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民國杭州名醫何公旦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民國杭州名醫詹子翔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清婦科名醫陳大堃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這些名醫雖不以書法名世,但我們不能不對他們的"書作"肅然起敬。

他們的書寫很隨意,然而不求章法而自得章法,不求書卷氣而自得書卷氣,這些,都是很多書法家努力甚至刻意追求的。

書卷氣其實不是寫來,而是修來的。在這些藥方的背後,他們不知寫下了多少方子,挽救了多少患者,寫得多了,修養到了,好的氣息就躍然紙上了。

浙江名醫宋光濟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浙江名醫徐榮齋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浙江名醫馬蓮湘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北京名醫施今墨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中醫與書法的相通之處,是到了一定境界,必須開悟。如果做不到,那就很難向上走了。

沒有開悟的天分,寫再多字也成不了書家,看再多病人也成不了名醫。我們常說庸醫害人,也許他也想救人,只是能力不夠罷了。

名醫和庸醫的差別,其實就在細節。

所以今天有人炮轟中醫不是科學,餘秋雨出來說了句像樣的話:中醫當然不是科學,它是哲學!

四川名醫任應秋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上海名醫錢伯文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江蘇名醫江育仁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名醫萬友生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河南名醫戴幹臣方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透過藥方,我們看到這些名醫都有良好的書法功底,不僅美觀大方,而且清晰易讀。

曾幾何時,醫生的處方變成了難以識別的塗鴉,而且美其名曰產權保護,真是太荒謬了。

真正的高手其實是無須"保護"什麼的,

藥方可以拿去,可醫術拿不去,

慈悲心拿不去,隨機應變的本領拿不去。

所以,

對那些慈悲為懷、妙手回春的國手,

老百姓向來都會恭恭敬地尊一句:先生。

寫好漢字練就一身真本事,現在練得一手好字不僅僅是提分的關鍵更是對今後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越來越多的家長著急孩子寫不好字。晶睿大語文系列教材——晶睿練字。讓孩子習得一身真本事,練就一手工整字,養成一生好習慣。

現在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一般都需要家長檢查簽字,有些低年級的學生在寫作業過程中還需要家長一直陪同。翻開學生的作業本,很多學生的書寫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有的龍飛鳳舞,難以辨認;有的滿地蚯蚓,歪歪扭扭;有的寫出的字缺胳膊少腿,差錯連篇。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於是家長們就開始納悶了,孩子在練字的時候寫得挺工整挺漂亮的,可到作業本上就完全變樣了。然後有些家長就開始鬆懈,要麼對培訓機構產生懷疑,要麼強硬要求孩子反覆擦除直到寫好。其實這是學生在初學練字階段出現的“練字”與“寫字”分離,寫歸寫,練歸練。

寫字是學生的日常習慣性活動,課堂練習要寫字,課餘練習要寫字。練字一般卻是長期班每週一次課,一次也就2個小時,假期班也就是三個周,對於兩種書寫習慣的“拔河”,明顯“寫字”習慣勝於“練字”習慣。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學生意識上的分岔。由於有些學生是一週甚至更久才上一節寫字課,這樣很容易導致一方面有些學生會誤認為練字是一項專門性的活動,是一種同其他課外活動一樣可選擇性參與的活動。

作業負擔過重, 寫字求快不求美。現在的小學生基本上只要上了二年級就會比一年級加大一倍的書寫量,練習的生字難度也大大提高。“練字”與“寫字”的分岔用學生的話說,如果像練字那樣認認真真工工整整寫的話,作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不完成作業麻煩可就大了。

書寫態度的過程,孩子性格有別,男女孩有別。以以往的經驗看來,文靜的比活潑的寫字要好,女孩比男孩的寫字要好,動手能力強的比動手能力弱的要學得快一些。也就是說,每個孩子的情況家長自己最瞭解,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所以有些家長會把小孩的態度問題認為是技能問題。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難怪常有家長感慨:練練字有什麼用?速度這麼慢,就是練起來看看的,真正寫作業的時候,一點也派不上用場。這種“練字無用論”的形成,是對孩子書寫練字和平時作業之間未取得有效實用價值的無奈嘆息。其實家長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平和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寫字問題,慢慢地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其實是一直在進步的,有些解不開的疑問也會迎刃而解。

孩子的寫字問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一般經過培訓後,孩子基本能把漢字的筆畫、結構規律掌握了,只是動手能力跟不上去,這就已經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起碼不會走彎路,不會盲目練字。

對於作業的負擔,家長切勿過急地給孩子的字定一個好壞,揠苗助長,成長是一定需要時間和經歷來完成的,耐心等待是家長最需要做的。書寫是磨鍊性格,陶冶情操,增加個人文化底蘊的過程。一個書寫認真的學生,他的思維能力肯定嚴謹有序,做事也踏實有效,成績相應平穩優秀。

“我不是藥神”,但我好好寫字!


另外,家長一定要認識到的是學生在考場上的書寫,尤其是最後的作文是最需要放寬心對待的,因為學生在考場中這樣的應急情況下大部分腦力都用於作文構思,要做到跟平時寫作業一樣的水平也是比較不太可能的。所以對於練習時寫的字,平時寫作業時的字,考試時寫的字,家長對待這三種情境下的書寫質量要有遞減的思想準備。

作業寫得又好又快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家長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要正確看待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具備寫好楷書的基礎上之後,學生可能會學習到楷書快寫的過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內在規律性,楷書快寫過程中一時的“倒退”,是必然的,但這是前進中的倒退,是為了質的飛躍而積蓄力量,如果能堅持走過這一段比較困難的歷程,離成功就不遠了。否則會前功盡棄。也許小學階段的書寫都未能達到實用型快寫的效果,但是隻要打好了基礎,就為初中、高中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不應該為此放棄力量的儲備,要堅持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實現讓學生受益終身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