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本就是佛?

有的人认为“定”是练出来的,这是根本错误的(上)

我们原本就是佛,因而原本就具足定力,现在所要做的仅仅只是恢复定力,因此只要找到障碍定力的因素,然后去除它,就能恢复我们的定力。是哪些因素障碍了我们的定力呢?是心的病态,因此只要让心恢复到健康状态就好了。所以上座后不要有一个“练定力”的思想,而要有一个“恢复定力”的观念,这样就能把重点放在破除障碍上,就能在心地法门上用功,从而很快恢复定力。

正是因为定力不是练出来的,所以如果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定,因此一个刚开始学习禅修的人,如果能注意以下几方面,就能很快很轻松地入定:

(1) 让身体处于一个能持久的舒适状态。有的人很注重姿势,一开始就采用高难度的双盘,这样单单身体的不适这一关就耗尽了很多时间,把你初发心的锐气消耗殆尽。为了能尽快体会到得定的情形,使自己能得到禅修的好处,从而坚定自己学佛的信心,这时候可以暂时不要过分注重身体,比如可以坐在靠椅上,就像休息时一样,怎样舒服怎样坐,甚至可以像学生睡觉时那样趴在桌子上,这样身体就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就不会妨碍入定。许多初学禅修的人往往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而耽误了禅修和开悟。要知道这里暂时人为地忽略姿势,目的是一上来就抓住关键,抓住主要问题,从而快速得静,甚至得定。

有的人认为“定”是练出来的,这是根本错误的(下)

(1)对于一个初学佛的人来说,迅速体会到静甚至定,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体会一次,他就会对学佛产生深深地着迷,就会精进不懈。至于姿势问题,待到有一定禅修经验,再回过头来专门练习。到了那时候,因为已经有了静甚至定的体会,所以此时心易柔软,很容易破除身体的不适,毕竟身体上的一切不适其实都是心的散乱在作怪,都是心的问题。

(2) 在身体放松的同时,用深深地柔软心密切地关注所缘。在这里因为有了深深的柔软心,所以不容易散乱;因为有了密切的关注,所以不容易昏沉,这样就破除了昏沉和散乱,就很快入定。

(3) 先从观动态所缘入手,渐次过渡到观静态所缘。比如先观手的微细的慢动作,自然而然过渡到观手的意动。

如果能像上面这样持续地观,就能在一星期甚至第一次上座得静或得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