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2018行動計劃出台

近日,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2018年行動計劃》,提出將按照“草牧結合、農牧循環、生態有機”的總思路和“調結構、補短板、創品牌、上水平”的總方針,重點調優種植業結構、做大飼草產業、建設草食畜生產基地,推進產業融合,把雁門關區打造成為全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樣板區。2018年雁門關示範區糧經飼比例調整到52∶18∶30,畜牧業增加值佔農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50%以上,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

《行動計劃》提出,今年要重點抓好五大重點工作,實施好九大項目,其中主要包括:調優種植業結構,按照雁門關示範區種植業結構調整“三三制” 要求,力爭今年實現飼草在糧經飼結構中的比例提高 3個百分點的目標。全年種植青貯玉米、苜蓿、燕麥等優質飼草料種植 60萬畝、雜糧雜豆 400萬畝、馬鈴薯突破200萬畝、優勢特色果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5萬畝、道地中藥材 10萬畝、冷涼蔬菜2萬畝。

做大飼草產業,推行“引草入田、糧草輪作”,全年完成60萬畝苜蓿、青貯玉米、燕麥草等優質飼草種植(其中大同市15萬畝、朔州市 37萬畝、忻州市6萬畝、呂梁市1.5萬畝、婁煩縣0.5萬畝)。朔同牧草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今年大同市完成5萬畝、朔州市完成8萬畝,總計完成13萬畝。實施飼草產業化工程,發展年加工能力在萬噸的飼草加工企業10個(其中大同2個、朔州市 5個、忻州市 2個、呂梁市1個)。

建設草食畜生產基地。積極推進“草畜結合、以草促牧”,加快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畜規模養殖場建設。建設50個草畜一體化示範場,開展20個牛羊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建設10個肉羊、絨山羊良種擴繁場和50個羊人工授精站。

推進產業融合,集中打造嵐縣土豆節、大同黃花節等鄉村旅遊品牌,每市至少培育1個以上的本土電商,在縣級建立運營中心,在鄉鎮建立運營站,在農村建立供銷點,形成“互聯網+三農”的農畜產品流通發展模式。

促進綠色循環發展,建設10個綠色生態示範牧場,因地制宜推廣 “草-畜-田”“ 果-沼-畜 ”“ 菜-沼-畜”“糧-菌-畜”等生態循環模式。完成200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建設,示範帶動全區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

(本報記者 裴雲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