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务员遴选考试——9月24日

2017年9月24日山西公务员遴选考试试题(回忆版)

一、何为公务员遴选考试?

公务员遴选考试是针对在职在岗的公务员准备的一项考试,一般是中央和省级公务员单位会拿出一部分职位面向广大公务员招考,不过,范围是有区别的,中央的一般针对全国地市级及以下单位的公务员,而省级的一般只针对本省的地市级及以下单位的公务员。

蛮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务员遴选考试——9月24日

(公务员遴选考试盛况)


小编作为一枚小公务员,考吧,觉得希望也不大,不考吧,又觉得缺点儿什么,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考试。

一进考场,就上交了手机,所以对考卷拍照留念是不可能了,可话又说回来,就是给我手机我也没这胆量啊!

三、考题总览

言归正传,2017年9月24日山西省的公务员遴选考试考题还是有点意思的,把考题回忆整理如下:

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9点到12点)。

总共3道题。

第一题分值25分,建议答题时间50分钟。

第二题分值35分,建议答题时间60分钟。

第三题分值40分,建议答题时间70分钟。

再来具体说每道题考啥。

四、第一题

1、材料

第一题主要说的是某市的生态扶贫。给了几个材料。

按照惯例,第一个材料是大的背景,说扶贫工作的重要性,顺带提了一下生态扶贫。还提到某省的一些区域属于黄河流域的连片贫困区,而某市就坐落于该区域。

接下来的几个材料说的是某市的几个县等都采取了什么生态扶贫的举措。

有个材料说某县采取成立合作社的方式,让贫困村民把树苗养大,经过验收合格后再收回,同时支付相应费用。通过这种方式,该县的贫困村民有的每年增收5000元,还有些增收达1-2万元。

还有说采用发展经济林种植从而让贫困户脱贫的。主要说的是核桃和红枣,其中核桃还专门说引入了一个新品种,相比于原来的本地品种,其优点是个大、皮薄、口感好,销售市场由此打开,经济效益良好,带动了一批人脱贫。

蛮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务员遴选考试——9月24日

(“枣”想“核”你在一起)


另有个材料说的是采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发放财政补贴的方式让部分贫困户脱贫。

最后一个例子说将原来的护林员解聘,然后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护林员,通过提供工作发工资的方式让他们脱贫。

2、题目

出的题目是让考生假定自己是该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就该市的生态脱贫工作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新闻稿,准备在政府网站上发布。

要求是逻辑清晰等等。

五、第二题

1、材料

第二题是关于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某市某区某街道的文化中心暨社区学校。

第一个材料说的是国家强调要提供公共服务。

接下来说某市的文化中心是政府花大力气建好的,2009年正式运行,3000平米,好像是四层大楼,地理位置好,周边群众众多。

蛮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务员遴选考试——9月24日

(某地文化中心)


别忙,后面是好多人提的意见,貌似都是吐槽的,哇啦哇啦一大堆。

有的说每年给的经费太少了(好像就是文化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拨款130万,支出却高达160万。说人手太紧张了,因为从周一到周日各种班都排的满满的,尤其是开学和期末的时候更是根本就不够用。

有的说老师们每天的补助只有60元,除去吃饭、打车差不多就是义务讲课,因此,许多专业老师并没有太大积极性。

有的说很多老年班的“学员”坚决不“毕业”,经常“留级”,到最后成了聊天室,但是他们不走,新的学员就无法报名。

有的说本土团队渐渐被外来团队挤压,所以场地大多被外来团队占领,本土团队对此很不满。

有的说上级考核某团队的指标就是能否拿到荣誉,说这样太过功利化。

等等等等。

2、题目

出的题目是假定您就是市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就该文化中心暨社区学校写一份调研报告,反映问题要全面,逻辑要清晰,要给出切实可行建议,800字左右。

六、第三题

1、材料

第三题是关于政府僵尸网站的。

蛮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务员遴选考试——9月24日

(政府“僵尸网站”问题严重)


先说了国家对于网上行政和网上政务公开的一些要求和提法。

接下来很多资料都是反映某省政府网站的很多现实问题的。

有的说政府网站经常不更新,内容陈旧。

有的说公开的一些内容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一些信息和工作简报等。

有的说很多政府机关仍然不愿意公开相关信息,没有形成信息公开的意识。

有的县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说老百姓很少上网,有事情会直接找到相关部门办事,所以觉得政府网站意义不大。

有的说管理政府网站的工作人员多是兼职,没有充裕的时间料理网站的诸多事宜,所以网上行政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个资料里说某单位的相关电脑坏了,好几个月也没人理,所以网站未能及时更新。

2、题目

题目是让写一篇新闻报道,反映该省“政府僵尸网站”的问题,并提出可行建议,1000字左右。

个人感觉出的题还是比较切合公务员实际工作的,要不招考这些人干嘛?为的就是直接上手就能工作呗!

用这种方法来选拔人才,倒也是一种好方法。

比起公务员考试,遴选考试显然更侧重公务员实际工作能力当中要求较高的一项,就是写材料。

这很像古代科举制度时考察的策论。

最后,列举曾经看到过的两种观点,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1、从古至今,给体制内的人以向上的可能,有助于政权稳定。

2、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于中央或者较高级别的“衙门”,有助于国家稳定。

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