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務員遴選考試——9月24日

2017年9月24日山西公務員遴選考試試題(回憶版)

一、何為公務員遴選考試?

公務員遴選考試是針對在職在崗的公務員準備的一項考試,一般是中央和省級公務員單位會拿出一部分職位面向廣大公務員招考,不過,範圍是有區別的,中央的一般針對全國地市級及以下單位的公務員,而省級的一般只針對本省的地市級及以下單位的公務員。

蠻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務員遴選考試——9月24日

(公務員遴選考試盛況)


小編作為一枚小公務員,考吧,覺得希望也不大,不考吧,又覺得缺點兒什麼,抱著打醬油的心態,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參加了考試。

一進考場,就上交了手機,所以對考卷拍照留念是不可能了,可話又說回來,就是給我手機我也沒這膽量啊!

三、考題總覽

言歸正傳,2017年9月24日山西省的公務員遴選考試考題還是有點意思的,把考題回憶整理如下:

考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3個小時(9點到12點)。

總共3道題。

第一題分值25分,建議答題時間50分鐘。

第二題分值35分,建議答題時間60分鐘。

第三題分值40分,建議答題時間70分鐘。

再來具體說每道題考啥。

四、第一題

1、材料

第一題主要說的是某市的生態扶貧。給了幾個材料。

按照慣例,第一個材料是大的背景,說扶貧工作的重要性,順帶提了一下生態扶貧。還提到某省的一些區域屬於黃河流域的連片貧困區,而某市就坐落於該區域。

接下來的幾個材料說的是某市的幾個縣等都採取了什麼生態扶貧的舉措。

有個材料說某縣採取成立合作社的方式,讓貧困村民把樹苗養大,經過驗收合格後再收回,同時支付相應費用。通過這種方式,該縣的貧困村民有的每年增收5000元,還有些增收達1-2萬元。

還有說採用發展經濟林種植從而讓貧困戶脫貧的。主要說的是核桃和紅棗,其中核桃還專門說引入了一個新品種,相比於原來的本地品種,其優點是個大、皮薄、口感好,銷售市場由此打開,經濟效益良好,帶動了一批人脫貧。

蠻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務員遴選考試——9月24日

(“棗”想“核”你在一起)


另有個材料說的是採用退耕還林還草過程中發放財政補貼的方式讓部分貧困戶脫貧。

最後一個例子說將原來的護林員解聘,然後優先聘用建檔立卡貧困戶當護林員,通過提供工作發工資的方式讓他們脫貧。

2、題目

出的題目是讓考生假定自己是該市的一名工作人員,就該市的生態脫貧工作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新聞稿,準備在政府網站上發佈。

要求是邏輯清晰等等。

五、第二題

1、材料

第二題是關於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某市某區某街道的文化中心暨社區學校。

第一個材料說的是國家強調要提供公共服務。

接下來說某市的文化中心是政府花大力氣建好的,2009年正式運行,3000平米,好像是四層大樓,地理位置好,周邊群眾眾多。

蠻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務員遴選考試——9月24日

(某地文化中心)


別忙,後面是好多人提的意見,貌似都是吐槽的,哇啦哇啦一大堆。

有的說每年給的經費太少了(好像就是文化中心的一位負責人),撥款130萬,支出卻高達160萬。說人手太緊張了,因為從週一到週日各種班都排的滿滿的,尤其是開學和期末的時候更是根本就不夠用。

有的說老師們每天的補助只有60元,除去吃飯、打車差不多就是義務講課,因此,許多專業老師並沒有太大積極性。

有的說很多老年班的“學員”堅決不“畢業”,經常“留級”,到最後成了聊天室,但是他們不走,新的學員就無法報名。

有的說本土團隊漸漸被外來團隊擠壓,所以場地大多被外來團隊佔領,本土團隊對此很不滿。

有的說上級考核某團隊的指標就是能否拿到榮譽,說這樣太過功利化。

等等等等。

2、題目

出的題目是假定您就是市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請就該文化中心暨社區學校寫一份調研報告,反映問題要全面,邏輯要清晰,要給出切實可行建議,800字左右。

六、第三題

1、材料

第三題是關於政府殭屍網站的。

蠻有意思的山西省公務員遴選考試——9月24日

(政府“殭屍網站”問題嚴重)


先說了國家對於網上行政和網上政務公開的一些要求和提法。

接下來很多資料都是反映某省政府網站的很多現實問題的。

有的說政府網站經常不更新,內容陳舊。

有的說公開的一些內容也沒有什麼意義,不過是一些信息和工作簡報等。

有的說很多政府機關仍然不願意公開相關信息,沒有形成信息公開的意識。

有的縣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說老百姓很少上網,有事情會直接找到相關部門辦事,所以覺得政府網站意義不大。

有的說管理政府網站的工作人員多是兼職,沒有充裕的時間料理網站的諸多事宜,所以網上行政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有個資料裡說某單位的相關電腦壞了,好幾個月也沒人理,所以網站未能及時更新。

2、題目

題目是讓寫一篇新聞報道,反映該省“政府殭屍網站”的問題,並提出可行建議,1000字左右。

個人感覺出的題還是比較切合公務員實際工作的,要不招考這些人幹嘛?為的就是直接上手就能工作唄!

用這種方法來選拔人才,倒也是一種好方法。

比起公務員考試,遴選考試顯然更側重公務員實際工作能力當中要求較高的一項,就是寫材料。

這很像古代科舉制度時考察的策論。

最後,列舉曾經看到過的兩種觀點,覺得還是有道理的。

1、從古至今,給體制內的人以向上的可能,有助於政權穩定。

2、把最優秀的人才集中於中央或者較高級別的“衙門”,有助於國家穩定。

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