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hard模式"的自主研發路,阿里雲走了整整十年……

新一期的《朗讀者》出來了!這期不僅讓許多關注的粉絲熱淚盈眶了一把,也在科技圈火了起來。

原因就是,參加該期節目的一位朗讀者,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他在節目中講述了阿里雲如何用自主研發的技術來改變城市的故事,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被稱為

被稱為

大家都知道阿里雲是國內唯一的自研雲,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自研經歷了多少困難。

事實上,阿里雲從十年前,就自主研發了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飛天"。飛天的問世也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一方面。雲市場本身就是一個高投入、低迴報、長週期的市場,自主研發自己的技術就意味著,落地的週期將變拖長,很多想要快速商業化的企業來,都會去選擇直接使用OpenStack來搭建雲。

另一方面,彼時,國內雲計算市場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經驗可供阿里雲參考。

阿里雲,在這樣的情況下毅然地選擇了自主研發技術這個"hard模式"。據王堅博士說:"在最困難的階段,80%的工程師離開了阿里雲。"

被稱為

創業期間,連現在的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也曾經猶豫過,他問馬雲,"能不能放我一馬?"

馬雲的回覆卻是:"不可以,雲計算是未來。"沒有自主研發技術,會被扼住發展的喉嚨。

經過三年艱難地技術攻關,數次推倒重來,阿里雲終於跨過了這個技術門檻,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實現了飛天這個非常紮實的通用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

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和升級,如今的飛天,不僅成為阿里商業化實踐的重要支撐,如天貓雙十一讓我們順暢買買買,更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底氣:12306火車票買票、微博紅包、世界盃直播都少不了飛天的計算能力。

被稱為

連人工智能領域的實踐也基於飛天的計算能力。效果怎麼樣?杭州就通過阿里雲人工智能ET城市大腦,實現了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這樣的驚人成績。

曾經受過科技落後的虧,才能意識到,自主研發是多麼地重要。不久前的貿易戰更是再次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飛天",更多像阿里雲這樣堅持自主研發初心,帶領著中國技術向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