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何巾幗不讓鬚眉,用最優雅的姿態掙錢……

———— / Vol.4 / ————

人物|如何巾幗不讓鬚眉,用最優雅的姿態掙錢……

淡柔情於俗內

負雅志於鄉野


抓住機遇,紮根農村廣闊天地

將青春奉獻給家鄉

做有意義的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她是農村致富帶頭人

駱美霖


畢業於西南大學新聞系的駱美霖,剛踏入社會的時候,也很迷茫。在交警大隊工作過的她,並不喜歡十分規律和朝九晚五的生活。

2012年,駱美霖有了自己的孩子,迴歸家庭的她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此時,機緣巧合下,她開始接觸種植葡萄。這對於從未從事過農業的駱美霖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

她說:最初...我僅僅是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園子,以種葡萄為生,有著比上班更高的收入,那樣就很滿足了。

最從容的結局從來不是假設,而是生活。葡萄園建設的初級階段,風吹日曬成了家常便飯,困難接踵而至。“資金短缺、經驗匱乏、銷路受阻”,離自己嚮往的生活並不一樣。

面對一次次葡萄種植的失敗,不服輸的駱美霖開始沉靜下來。她不斷的摸索,不停地學習,先後10多個品種的實驗,無數次的失敗中,她開始積累經驗,有了屬於自己的種植技術。

她回憶:那個時候...看見路邊的水果店,我也會去打聽,他們是從哪裡進的貨。然後就帶著自己的葡萄去找經銷商,去推銷自己的葡萄。

從農業門外人到農業專家,這一路,駱美霖堅持自己的信念,只做有機、健康、優質的產品。如今,丹稜縣科美家庭農場,幾乎家喻戶曉。

2013年,她創建了“科雅”品牌,農場從綠色生態的高標準生產園轉向集農業生產和生態旅遊融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基地

她對葡萄元的定位是:有機葡萄觀光采摘園,保持葡萄園新鮮有活力堅持有機葡萄質量,靠口碑宣傳銷售。

2014年,駱美霖引入“互聯網+家庭農場”新型營銷理念,利用微信、微博、公眾號等網絡平臺搭建宣傳農場品牌及種植理念,推出了無激素、無農殘、無轉基因的星級葡萄概念。基於丹稜自然生態資源和地理優勢,打造眉山市第一條葡萄生鮮快遞專線,將科美農場的星級葡萄遠銷全國,實現品牌農業產地直銷。

2015年,一個旨在惠及鄉里的丹稜縣葡萄協會正式成立。作為會長的駱美霖希望通過基層農技服務團隊的建立,更好的服務村民,為大家提供技術支撐。

她說:我們依託農場現有的技術力量。同時邀請全國知名的葡萄種植專家為農戶授課,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大家把葡萄種好。

通過不懈的努力,協會會員已有千餘人,葡萄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丹稜葡萄部分已實現品牌化管理,農戶和商戶形成雙贏局面。

人物|如何巾幗不讓鬚眉,用最優雅的姿態掙錢……

在父母眼中,她是孝順的女兒

在丈夫眼中,她是賢惠的妻子

在孩子眼中,她是溫柔的媽媽

在村民眼中,她是農村致富的帶頭人

投入工作,她樂此不疲

迴歸生活,她悠然自得

一個果園,一份收入

一個家庭,忙綠但愜意

...

最後她說:

協會就是公益組織

一個人為什麼能快樂

因為有公益心

對於我而言

比掙錢更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回饋社會

未來,我會繼續做下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