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跳樓自殺,歸因分析

研究生跳樓自殺,歸因分析

3月29日,網友“陶崇園姐姐”髮長微博稱,其弟弟陶崇園就讀武漢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期間,因“長期遭受導師壓迫,被迫叫導師爸爸、給導師買飯打掃衛生、被導師阻止深造”等原因,於3月26日清晨在學校跳樓自殺。

這是繼西交大博士楊德寶投湖後,另一起死因與死者導師關係密切的自殺案件。大多數網友表示氣憤,指出現在的導師權力過大,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學生的未來。也網友認為,選擇死亡是愚蠢的行為,為什麼不能忍到畢業擺脫他。甚至有網友撰文表示,陶崇園的脆弱和父母的教育不當是致死的首要原因,王攀的壓迫頂多算第三。對於第三種說法,我表示非常不贊同,死亡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把造成死亡的主要問題推給死者的“脆弱”及其家人的“教育不到位”,而不是死因深處的高校制度問題,這是一種冷漠而畸形的觀點。

我們習慣性地在面對問題時選擇避讓和忍耐,陶崇園選擇了忍耐、其家人也讓他忍耐,為什麼要忍耐,因為導師的影響力很大,無論是畢業、留學、工作都需要導師的簽字同意。陶崇園和家人希望用短時間的忍受換來以後的順利,沒想到壓力越來越大,變成了悲劇。

從披露出來的聊天記錄可以看出,除了生前同樣被要求在學習甚至個人生活時間幫導師處理私事,陶崇園成為王攀研究生後,獎學金被要求捐出,之前被承諾的推薦留學也沒有兌現,還被要求喊王攀“爸爸”,尋求出國深造和找工作的機會時,也受到王攀威脅阻撓,令其工作後繼續為他服務。

若說在前一起案件中,網友們看到的是一個“只是因為被要求打掃衛生、評價一下穿著和女朋友”等事情就自殺的博士生,覺得楊寶德過於脆弱,或“應該另有其原”,那這一次陶崇園的死,則讓人感受到受人掌控的無助。

3月28日,王攀曾發文稱“(自以為)和他感情極深”,叫“爸爸”是一種心理測試,還指出陶崇園生前有較嚴重的睡眠障礙。這些解釋把陶崇園的遭遇都說成“心甘情願”且正常。但是截圖顯示,陶崇園多次和同學、家人吐槽王攀,叫爸爸是因為王攀的截圖暗示,睡眠障礙也是逃避王攀的藉口。

有人說,與導師關係交好,感恩導師所以幫忙做點雜務,叫法親密沒什麼,但是懷著感恩主動幫忙和被“綁架”不一樣,陶崇園明顯屬於後者。真正的好老師,也會珍惜學生的學習時間,關心其前程。

無論是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父母,遇到這樣的導師都會痛苦,只是有些人克服過來了,有些人不堪壓力墜落了。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僅限於學習和校園,在生活中,迴歸平等的個體,是不合理的教育機制給予了導師控制學生權力。所以我認為,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要加強,但是如何改變不合理的相關制度、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更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