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的启示:打破思维的枷锁

从前有个卖帽子的人,在回家的路上,由于太累了就在树下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发现身旁的帽子都被树上的猴子戴在了头上。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举起手来,猴子也跟着他举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手。于是他赶忙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猴子也纷纷将帽子丢在地上。

卖帽子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了。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若干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脱下帽子,丢在地上,可是,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不一会儿,一只老猴把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捡起来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的启示:打破思维的枷锁

想想为什么故事中孙子为什么没能像爷爷当年那样拿回帽子?最主要的原因就他太拘泥于以前的经验,没有能够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

这也是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所谓“思维定式”就是已有的经验对在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心里准备和倾向性。

思维定势表现了一种趋向性,这种习惯性思路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是同样的问题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减少摸索过程,快速解决问题,比如管理中的迟到早退问题。然而,它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思维惰性,那就是遇到问题时人们不会从新角度,新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从而严重抑制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的启示:打破思维的枷锁

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时代里,过去成功的经验也许就是导致此刻失败的原因。而今天成功的办法明天就可能不管用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的使用空城计,一方面是司马懿的习惯性思维使他认为诸葛亮性格谨慎,从不坐弄险。所以,当他面对一座空城时,首先就会想到:诸葛亮一定设下了埋伏,引诱我上当!另一方面是诸葛亮他敢破格行事。

打破思维的枷锁,就需要创新意识,能勤于思考,敢持异议,对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如果我们时常使思维处于多向,发散的状态,去发现问题,而每一个新方面的发现,都能会使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这样,各种想法会更全面、更客观,从而增加思维的鲜活性与创造性。

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的启示:打破思维的枷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