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聚焦:車禍受害者竟變成「老賴」,上鐵法院執行法官這樣破

案件聚焦:車禍受害者竟變成“老賴”,上鐵法院執行法官這樣破

核心提示

六旬老人遭遇車禍入院治療,為了讓救治順利進行,保險公司和肇事者先行墊付了1萬餘元醫藥費。誰知,在收到保險公司和肇事者賠償款20餘萬元後,老人卻“食言”了,不僅沒有按照約定返還這筆墊付費用,還將錢款全部轉走,玩起了“人間蒸發”。

日前,在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執行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這起被執行人無法聯絡的案件得到妥善解決。法官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案件原告成了被執行人

事情還要從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說起。經上鐵法院判決,某保險公司和王某共同向遭遇車禍的老人方某賠償二十餘萬元,同時方某須返還被告墊付的醫療費用一萬餘元。

但是,在保險公司和王某將賠償款全額支付給方某後,方某卻遲遲未將費用返還給被告方,王某無奈向法院申請執行。案件的原告方某轉身一變,成為了被執行人!

法官細心調查發現蛛絲馬跡

上鐵法院執行局通過調查發現,被執行人方某名下已無可供執行財產,電話無法聯絡,郵件寄送反饋無人簽收。執行法官在核實保險公司和王某確已將款項支付到被執行人名下的某個賬戶後,決定徹查此賬戶,以求發現蛛絲馬跡。

拿到銀行明細反饋後,執行法官發現,這二十餘萬的款項或被現金支取,或兩三萬一筆、分多次支付到兩高姓人士名下,餘額僅剩十幾元。考慮到被執行人已經年近七十,這種大額支出明顯不太符合常理,錢款流向的兩高姓人士是誰呢?

執行法官順藤摸瓜,進一步調查發現,兩高姓人士均為被執行人之子,於是通過查詢獲取了高姓人士的聯絡方式。

很快,執行法官撥通了高某的電話,不僅告知了方某在法院的執行案件,還告知方某在執行過程中將資金轉走,涉嫌規避執行,法院將依法採取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以及相應的罰款措施。

高某得知情況的嚴重性後,承諾立即將案款轉入法院賬戶。就這樣,一起被執行人無法聯絡的案件,在承辦人的細心調查下迎刃而解,得到了申請執行人的讚揚和肯定。

來源|上海鐵路運輸法院 黃詩原

案件聚焦:車禍受害者竟變成“老賴”,上鐵法院執行法官這樣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