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有句话在我们身边再耳熟不过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教育。

然而这个被中国父母最看重的问题,却被印度人拍成了电影——《起跑线》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又是印度电影,拍出了中国的现实?对,但这一次,它对现实刺的更深。

这一部,却注定让所有的中国人看了都如坐针毡,因为它讲的是:上学难。

豆瓣8.1,imbd8.0,看出来没?中国人比海外观众更待见这部电影。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从幼儿园开始的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中国人才更明白,让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所以,中国人才比很多海外观众更懂这部电影。

故事的男主伊尔凡·可汗,你并不陌生,他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个诬告主人公贾马尔作弊的派出所所长,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最开始登场的那个中年派,那段"来不及好好道个别"的经典台词就是由他说出来的。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这次在《起跑线>中,他与女主角Saba Qamar一起出演了一对操心的父母,他们的表演笑料百出,却也不乏深沉的思考。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整部影片,以"为女儿择校"这样一个极小的角度切入,用喜剧化+戏剧化+生活化的方式,层层深入反映了当下印度社会种种的现状:中产焦虑、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社会不公。

伊尔凡·可汗饰演生活在印度德里的服装店老板拉吉,他和老婆米塔为女儿上学的事情操碎了心。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影片一开始,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图非常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于是,夫妻两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抢夺起跑线的行列中,他们遇到了不计其数和他们一样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不辞辛劳。

期间,这对主角夫妇尝试了各种手段,包括彻夜排队,练习谈吐礼仪,参加名校面试,买学区房,学说英语,想要挤进权贵圈子,最后不得不用装穷,来换取名校贫困生名额。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故事的最后,拉吉和米塔夫妻在一系列荒唐的行为后,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还向印度社会以及教育体系提出控诉: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现在教育是门生意了。而这个结局也给人留下了一些开放性的遐想空间。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的教育赢在起跑线。

总的来说:《起跑线》是一部面向广大群众,又不失社会价值的电影。

好看又具批判性。

尤其为人父母者,更该看看它。

总是瞎说大实话的印度电影,看完让多少国人扎心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又老套又实用,放在全球父母身上都适用。

而国内的父母看到《起跑线》,估计会和印度一样产生很多的共鸣。

所以纵观国内的教育,已经到了和《起跑线》一样变质的现状。

很多人去感叹影片中那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我到是想质问现今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性,是否让为人父母操碎了心,甚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都走火入魔了。

所以很多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必须是理智而不是盲目的,这也是《起跑线》告诉我们重要的一个道理。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有一条自己人生的起跑线,但这条起跑线却并绝不该是成人用功利之笔所划下的,这条线的原点是每个孩子心中那弥足珍贵的真善,而作为大人所真正应该去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住这条真正的"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