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有很多,而以一個孩子為講述者描述戰爭的影片卻屈指可數。法國的《一袋彈子》就是其中之一。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該片由法國著名作家約瑟夫·若福的自傳小說《彈子袋》改編,豆瓣8.0。

法片獨有的豐沛情感的渲染,人們即使在戰爭中依然流露出的充滿儀式感又無比自然的優雅。人人自危的戰時恐怖,少年們逃亡中的救命稻草,都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普通人的剎那選擇。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影片講述在被德軍佔領的法國,莫里斯和喬是一對年輕的猶太兄弟,父親經營著一家理髮店,一家人生活溫馨又美滿。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直到納粹要求所有猶太人必須在外衣上縫上一個黃色的六角星以示區別,由於當時人們對猶太人的偏見,同學對他們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眼見猶太人的處境越發困窘,父親命令兩兄弟立刻先行前往自由區逃難,一家人約定在尼斯匯合。

臨走前父親囑咐不能告訴任何人他們的猶太人身份。在離開的火車上他們才真正親眼看到了納粹對於猶太人民的迫害。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處於戰爭期的人們,很難不苦難。對童孩而言,他們原本可以嬉鬧玩耍的生活被徹底打碎,他們上一秒或許還在天真爛漫地撒歡玩樂,下一秒就猝不及防地跌進了或顛沛流離或生離死別的境地,有的甚至對戰爭究竟是什麼還懵懵懂懂之時,就失去了生命。

面對苦難,約瑟夫·若福的創作態度似乎是相對積極的,他在《彈子袋》一書的前言中有這樣的話——“這本書不是歷史學家的著作。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創作者以此對十歲的回憶,講述在法國被佔領期間的歷險生活。

三十年過去了(作家生於1931年),記憶和忘卻一樣能夠改變一些故事細節,但主要的東西是記憶猶新的:它的真實性、它的親切感、它的詼諧和驚慌所在,無一處不歷歷在目。”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看完後,觀眾似乎可以感受到這一版較忠實於原著,既有真實性,又有親切感,詼諧和驚慌不時出現於影片各處,並充分而細緻地再現了主要故事情節和脈絡。

在德佔期的法國,生長於巴黎的兩個年輕猶太兄弟莫里斯和喬,為躲避納粹抓捕,和父母、哥哥們分開行動,穿越法國至尼斯會和。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然而好景不長,短暫甜蜜的團聚被德國人侵佔的步伐扼殺,兄弟兩人再次獨立生活,遭遇種種艱險和磨難,等待著回巴黎一家人團聚的不凡經歷。

在逃亡的過程中,兄弟倆經歷了諸多驚險考驗,也漸漸表現出了機智敏感的一面,和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令他們內心充滿勇氣。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當然,若沒有沿途陌生的好心人的挺身相助,哥倆怕是早就遭遇不測。

在這部分,影均展現了在極端的境況下,人性的高貴之處,如替兄弟倆檢查身體的醫生,替他們保守了秘密,寫下了有利於他們的檢查結論,而醫生自己卻因猶太人的身份被送往集中營。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臨行前,他還在照顧生病的喬,將生的機會留給了年輕人……再如,火車上保護了兄弟倆的神父,拿著假出生證明冒險去納粹軍官處去“撈”兄弟倆的尼斯某區神父。

在有些情形下,人類還是可以期許陌生人的善意的。

這部影片拍得較踏實,用足實的細節表述,以孩子的視角看二戰時的法國及彼時的各色人等,保留了童孩的內心活動和真情實感。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影片從一個側面真實反映了法國戰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內心世界。如親德派的所作所為,再如抵抗組織的行動。

片中對親德派的著墨不算多,但十分點睛,當喬終於喊出自己是猶太人時,他打工店的店主,那位親德分子的面部表情堪稱精彩,想必內心也是奔潰的,而片中飾演喬的小演員巴蒂斯特·弗勒裡埃爾表現也不錯。

近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看五分鐘就被打動

影片的有些段落多少有些平鋪直敘的嫌疑,但不時突發的狀況起到了調節節奏的效果,某些節奏還帶得不錯,既有情緒的釋放,也遠沒到煽情的地步,最終的團聚,也帶著不小的遺憾。

片尾,現實中年事已高的老兄弟倆的出鏡,令觀眾不勝唏噓——回憶過去,當人們在反思戰爭時,還需要反思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