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信贷违规被罚

平安银行信贷违规被罚

银监部门对绿色信贷的监管正在加强。据银保监会官网7月10日披露,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000001.SZ)由于贷前调查不到位、向环保未达标的企业提供融资,以及贷后管理失职、流动资金贷款被挪动等案由被天津银监局罚款50万元。

  此类处罚之前并不多见。今年1月,在原银监会发布的《2018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中,“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且整改无望的落后企业提供授信或融资”被列入乱象治理22条工作要点。此次平安银行被处罚,就是基于这一点。

  绿色信贷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当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关注重点。银监部门也不例外,积极参与其中,推动银行业更好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社会资源配置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

  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能耗信贷指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利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

  银行业通过提高企业贷款的门槛,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对于环境友好的企业给予支持,对于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谨慎发放贷款。

  同时,银监部门在这一方面也加大了监管力度。

  早在去年,原银监会就大力开展“三三四十”系列治理行动,其中,向“两高一剩”行业等限制性领域贷款是整顿的乱象之一。

  在今年7月6日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指出,近年来,银保监会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构建绿色信贷制度框架,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制度,发挥监管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