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決賽的啓示:關鍵處還需平常心

世界盃決賽,克羅地亞踢得更好,但他們輸了比賽。就像兩年前法國踢得更好,但他們輸了比賽。世界盃決賽,雙方都有明顯短板,所以我不想從戰術層面來分析,也不想談運氣這種不可控制的東西。我只談談認識。

大賽決賽進球基本靠偷,這是冠軍必須要理解的東西。德尚作為球員,對此顯然有深刻的理解。作為教練,經過這麼多年的亞軍洗禮,應該說認識更透徹了。這就是我之前所說,論教練,德尚對於世界盃決賽的理解顯然比對手更勝一籌。善敗者終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世界盃決賽的啟示:關鍵處還需平常心

克羅地亞敗,除了運氣,最關鍵的就是過於想靠自己去創造機會得分,在決賽的層面,這種思想是膚淺的。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克羅地亞接受採訪太多。我注意到,克羅地亞從教練到球員,在談話中有諸多意見,都在談自己要如何。過於注重自己,是不利於決賽的心態,所以我說他們損氣亂場。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所以不是我預見到了什麼,我只是見過很多次類似的故事罷了。

很多球迷,並沒有看懂這場比賽。德尚的戰術是放低姿態,積聚力量去捕捉克羅地亞的漏洞,但這不代表他主動放棄中場。法國的中場完全失控,導致了格列茲曼和姆巴佩陷入單兵作戰,無法充分發揮,這不是德尚的計劃。如果換一個裁判,可能就是另一個結果。德尚顯然不會去賭裁判。事實上,這場決賽法國的中場完全失控,除了替補上來穩住局面的恩宗齊,其它中場球員都不稱職。

世界盃決賽的啟示:關鍵處還需平常心

而莫德里奇無論是在反搶中,還是在由守轉攻破法國隊的逼搶中,都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此消彼長,這也是導致法國中場全面失控的主要原因。克羅地亞隊中除了他,沒有第二人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他必須承擔最困難的工作。球隊運作陷入困境的時候,必須有人站出來,憑藉個人能力理順局面,使隊友能夠在局部優勢的情況下發揮。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說魔笛是第一中場。

從08年到現在,已經十年了。我一直在向廣大球迷介紹魔笛優秀在哪裡。距離世界冠軍一步之遙,我很遺憾。但看到大家對魔笛的喜愛,我也很欣慰。當然,哪裡都有抬槓人士,我建議大家也不用理睬他們。我向大家介紹魔笛的初衷,也是希望宣傳一種有擔當、講能力的足球理念。這顯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的,畢竟涉及到價值觀的問題。

關於兩個爭議判罰,我也說幾句吧。確實這兩個判罰改變了比賽的進程,否則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佔據中場優勢的克羅地亞顯然更加有利。

世界盃決賽的啟示:關鍵處還需平常心

第一個球,格子確實有個騙犯規的動作,而且跳得誇張了點。但看布羅佐維奇的來勢,即便格子不跳,結果依然會是一個犯規。這個充分說明了格子在前場的威懾力,因為在那個位置,一旦被他擺脫,他的技巧能夠製造出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布羅佐維奇對後衛和門將不信任的心態。從後面的比賽看,他這種不信任確實是有道理的。所以說,球隊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有缺陷,不僅是你這個位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影響隊友做判斷。

世界盃決賽的啟示:關鍵處還需平常心

第二個球,裁判給點球,也是符合規則的。佩裡西奇確實手臂張開,而且他的手臂還向皮球移動了。但如果裁判對足球的理解更深一些,這個球可以不判。因為馬圖伊迪那一漏,距離佩裡希奇實在太近了,後者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手臂的移動也可以理解為動作的連貫。實際上這個球漏過去也沒有威脅。如果結合第一個球的爭議性,那麼這個球不判在當時是更公平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兩個定位球,格子開得確實好。另外克羅地亞兩個前鋒的防守,太勉強。太想拼搏往往不是好事。第一球曼珠的烏龍,正常來說明顯過頂就讓過去了。第二球馬圖伊迪向前的動作已經甩開了佩裡希奇,後者正常情況下也不必起跳了,至少不必全力起跳。也就是說,如果是正常心態下的防守,這兩球都不會導致失分。雖然愛拼才會贏,但太過拼往往會輸。這也是我一直不喜歡渲染精神力的原因。因為當你拼搏到感動自己的地步時,往往是沒有專注度的,同時也是不精確的、混亂的。

參加足球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智慧以及平常心,而不僅僅是強身健體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