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杀人案:罪犯“生活无着落”是根本原因吗?

——上海小学杀人案:犯罪心理学是怎样解读的?

6月28日11时,上海徐汇公安分局接110报警称,浦北路近桂林西街人行道附近1名男子持菜刀砍伤3名男童及1名女性家长。接报后,公安民警立即到场处置,在过路群众的配合下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黄某,同时将4名伤者迅速送医救治。目前,2名受伤男童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名受伤男童和女性家长无生命危险。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黄某(男,29岁),无业,今年6月初来沪,其交代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进而行凶。(新浪新闻6月28日)

上海小学杀人案:罪犯“生活无着落”是根本原因吗?

犯罪嫌疑人黄某交代,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这是他的自我表述。而黄某的这种表述在网上引发了很多以此为分析基理的跟贴,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人都认为黄某生活无着落就是其犯罪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要给这样的人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甚至还要安排好住房,有了生活的着落,这样的人也就不会犯罪了。

不过,这样的认为太过天真,而这必须从一个反向问题的切入来说明,即生活有着落就不杀人了吗?显然没这么简单。也许大家还记得甘肃省白银市连环杀人案,从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在中国甘肃省白银市有11名女性惨遭入室杀害的案件,作案手段残忍,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而对犯罪者高承勇的全面调查发现时,同村村民表示不敢相信,甚至还称高承勇“混得好”,过年会开着小汽车回来,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这一切后来都成为了罪犯心理学研究的材料。

上海小学杀人案:罪犯“生活无着落”是根本原因吗?

由此可看出,即使生活有着落甚至过得不错,也一样会存在杀人之心,并且,这样的人杀人时,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具体目的,也没有钱财上的诉求,有的只是为了得到变态心理的满足,如果不杀人,他们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因而杀人也就成了这种人内心深处的最大乐趣。显然,这就是一种反社会的人格,这样的人,即使今天不犯罪,明天也会犯罪,即使不在这里犯罪,也会在那里犯罪。

而这其中的原因在哪呢?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人性的变异,而这种变异的由来,并不是取决于生活着落,而是取决于心理潜在的那种阴森的存在感。而对这种“阴森的存在感”,对不同国家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来说,还有着表述的出入,这从诸多论文中可以看出,但基本的表意是明确的,那就是在心理层面潜藏着连犯罪者自己都无法厘清的幻象。

上海小学杀人案:罪犯“生活无着落”是根本原因吗?

但对这样的人如何才能早日发现呢?从国外的最新研究结果可看出,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任何迹象可寻。美国与欧洲联手的相关机构研究表明,这与家族的心理定势有着极大的关联,具体地说,这样的人其家族前四代人中都存在着类似的犯罪问题,或有着严重的犯罪倾向,不仅在行为方式上显行与从不同,在价值取向上更是让人看不到人性应有的禁忌,而在他们的后代中,不出四轮,也会再现同样的情形。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身边,确实存在着反社会人格,而对于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所交代的“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可以确定地说,这就是他自己的实话,但这种“交待”,本身就来自于混沌的心理世界,而他们自己并不能梳理清楚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这种“交待”其实就是在犯罪心理学上所称的“盲从”,这由于看不清自己,而给自己找出的所谓动机,而这,从犯罪心理学来说,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交待意义。

上海小学杀人案:罪犯“生活无着落”是根本原因吗?

所以,对于上海浦北路世外小学校门口两学生被砍死的案件来说,其根本关注点并不在于黄某所交代的“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上,而在于他的心理变异、人性错位和反社会人格。进而,社会应当思考,如何通过应用犯罪心理的研究结果,以及大数据的科学手段,早日发现并筛出这类人。毕竟,反社会的人格,只有提前发现,才能深度治疗或有效管控。因此,对于这个案件,人们不必纠缠于黄某所交代的“因生活无着产生报复社会念头”的非理性表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