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活得很累吧

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活得很累吧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大概意思是:不愛吃的菜和不想愛的人你都可以不選,你已經成年了,可以選擇了。

5歲時吃飯把米粒掉在桌子上,會收穫一整頓飯時間的牢騷;10歲時週末被父母拉著趕場,邊哭邊學奧數英語作文;20歲時想去外地讀大學,全家人召開家庭會議建(xíe)議(pò)我留在本地。

一直在妥協,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被原生家庭磨平了稜角,對待生活的態度就是做一個差不多女孩,口頭禪是“我沒事兒”、“隨便”、“聽你的”、“都行”。

生活怎麼過都是過,早已懶得跟別人矯情。

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活得很累吧

每個討好型人格的人都患了一種“善良過度”的病,寧願自己受苦,也不跟別人正面交鋒。

高考時成績不穩定,我心裡想著衝擊211(主要是因為有空調),爸媽卻怕我落得沒學上,叫我求穩報箇中等大學。結果大學四年每次在宿舍被熱醒的時候,都覺得是在蒸發我聽從父母意願報志願時腦子裡進的水。

後來大學畢業實習,同組好看的小姐姐幾乎每週五都傍晚有約,下班前對我嚶嚶嚶撒個嬌,心軟換來的是她的燭光晚餐,和我的整夜加班。

前兩天跟新買的高跟鞋滴血認親,走了1個小時敗下陣來叫了輛快車回家,司機離定位800米遠就點了到達指定地點,打了電話司機說掉頭太麻煩,想了想司機大半夜出來拉活不易,走到車上已經血染腳後跟。

曾經我一度認為取悅別人是能夠快速拉近彼此好感的方法,但妥協最終的結果只能自己承擔。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註定會活得很累。

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活得很累吧

成年世界最根本的法則,就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就像前幾天上了熱搜的王源,誰能想到那個蹦蹦跳跳的小男生,幾年後已經變成了這個讓人心動的陽光少年呢。

之前看了幾個他的採訪,王源說在練習生時期,因為訓練太苦,很多男孩都選擇了退出,而他覺得自己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才有了現在的他。

跟其他藝人不同,王源最招人待見的一點就是他從不按套路出牌。在16歲時他曾經對記者說:“我的夢想就是成為最喜歡的自己。”採訪他的記者評價他為“有趣的逗比”。

因為在回答問題時他從不依賴那些“一定不會錯的套路”,從不討好別人,只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想做的。

討好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活得很累吧

適度的任性是一種美德,有稜角的人才是可愛的。

在名利場的染缸裡,能兢兢業業地保持著自己的稜角和初心,從不因為外界的因素改變自己,一切聽從自己的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喜歡王源的人,年齡從十幾歲到上不封頂的原因。

與其把自己的稜角磨平,隨波逐流,不如用其破局,找到你的稜角,善用你的稜角。

人們總是下意識地模仿別人的處事方式,來適應社會的潛規則。

但其實每個人都是閃耀著獨特光芒的星球,同質化並不意味著成長,反倒是在不同領域裡堅持活出稜角的人更加自由。

妥協後經歷過無數次自卑,覺得自己早晚會被社會的現實所打倒,實際上當我鼓起勇氣跟生活正面剛的時候,才會發現適度的任性會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自在。

活了20多年終於發現了一個處世真理:只要你有勇氣做自己想做的,所有的困難都會奇蹟般地為你讓路

最後,希望你能成為每一面都稜角分明的成年人。

圖 / 網絡

文 / 喵小姐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找到我:

微博:@胡辛束

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