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山下話「自強」

,【2 0 1 8 年 第 6 9 期】

歌乐山下话“自强”

熱心群眾:

邵陽檢察公訴“毛毛蟲”們集體失蹤一週,什麼情況?

“毛毛蟲”:

歌乐山下话“自强”

熱心群眾:

案子呢?說好的維護公平正義呢?

“毛毛蟲”:

歌乐山下话“自强”歌乐山下话“自强”
歌乐山下话“自强”歌乐山下话“自强”

為提升公訴人業務能力,開創公訴工作新局面,6月2日至6月8日,邵陽市檢察院組織全市兩級院28名公訴業務骨幹赴西南政法大學進行為期一週的業務培訓。此次業務培訓是邵陽市檢察院落實高檢院張軍檢察長提出的“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新時代檢察工作總要求的重要舉措之一。

西南政法大學李昌林教授,陳小彪、王劍虹等副教授,以及重慶市檢察院研究室主任曾慶雲處長、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蔣林處長等實務界專家,針對刑事庭審質證的基本技巧以及證據審查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專題授課。老師們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理論結合實踐的授課方式激起了學員們濃厚的興趣和深深的共鳴。大家在這裡暢所欲言,在智慧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領略西政深厚歷史和人文底蘊的同時,也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堅定了信念,重拾了初心。

再回首,我們依然會選擇檢察事業,堅守在檢察崗位上,因為我們手握法律之利劍,懲治犯罪,守衛公平與正義是我們神聖職責。

歌乐山下话“自强”
歌乐山下话“自强”

學習心得體會

歌乐山下话“自强”
歌乐山下话“自强”歌乐山下话“自强”

從左至右依次為:唐傑、王雙奇、王晟芳、粟紅梅

王雙奇(邵陽市檢察院專職委員):書本上的知識只學不用是“紙上談兵”,只有實踐經驗沒有理論指導將會成為無頭蒼蠅。研究生畢業並經過二十餘年的檢察實踐後重返大學課堂,使實踐和理論再度融合,大有豁然開朗之感。“西政”為期一週的學習,時間雖短,但收穫頗多,不僅開拓了視野,豐富了學識,還提煉了思維,糾正了不當的執法理念,必將對我們以後的公訴工作大有裨益。

唐傑(邵陽市檢察院公訴一科科長):此次培訓針對性極強,解決了我們實務中急需的如何審查認定電子證據,如何在毒品案件中使用技偵證據等問題,為我們引導公安取證,構建和諧、積極的新型訴偵關係,共同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通過此次學習,我們還學會了在司法解釋滯後的情況下,如何界定當然解釋和類推解釋,特別是入罪使用“舉輕以明重”,出罪使用“舉重以明輕”的方法,可以說是我們司法實踐的“一盞明燈”。任何學習都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中提升理論的過程,這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做到公訴隊伍專業化,職業化,不做“司法民工”,我認為這樣的培訓以後要經常舉辦,而且每年都要舉辦。任何事情都要以人為本,我認為這也是踐行張軍檢察長提出的“謀發展、重自強”具體體現,也是實事求是的應有之義。

王晟芳(邵陽市檢察院公訴二科科長):再回首,堅定當初從檢心;重回爐,焠煉手中執法“劍”。一週的業務培訓,純粹了執法思想,轉變了執法理念,提升了執法能力。西南政法“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校訓同樣也可以指導我們的日常工作和辦案。勤於學習、踏實肯幹、德行端正、法治思維,這也是一個成熟公訴人應有的工作態度和執法理念。

粟紅梅(邵陽縣檢察院公訴科科長):培訓雖短,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位老師從具體案例入手,理論聯繫實際,從刑法總則到分子相關罪名的認定、從證據審查到公訴實務進行了詳盡的講解。五天來,我們上課一起認真聆聽,下課一起探討,收穫了知識,拓寬了眼界。

歌乐山下话“自强”

從左至右依次為:唐娟、朱銀芳、唐林、朱順翠、王丹葉

唐娟(邵陽市檢察院):非常有緣再次來到西南政法大學,四年前吸引我的僅僅是它美麗的景色,而現在吸引我的還有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教授們精彩的講課,讓我提高了理論素養,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

朱銀芳(北塔區檢察院):嘟嘟嘟,我們乘上學習列車,到達了重慶西南政法大學站。踏入重慶這座山城,感受到了濃烈的文化氣息;重新步入校園,讓我的“味蕾”再次打開,迫切想嚐到那些我曾未學過的知識;置身教室,讓我深刻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沒學到”的真理。通過短短七天的業務理論學習,更加堅定了我作為一名檢察官的信念:砥礪前行,學習和實務,總有一個在路上。在新時代,我們擼起袖子,擦亮眼睛,辨明事實,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加油幹。

唐林(邵陽市檢察院):

通過此次培訓,我對檢察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理論水平和業務知識也有了提升。這次培訓對公訴業務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集中培訓的機會,以不斷提升辦案能力。

朱順翠(邵陽市檢察院):放下工作中的繁雜事務,靜下心來重返校園,七天西政的培訓狀態與之前上大學是完全不一樣的。說到重慶,定會與美食掛鉤,嚴明的紀律要求卻讓嚐遍重慶美食成為了我的一個遺憾。但老師風趣幽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授課,又讓我收穫頗豐,也喚醒了我選擇檢察事業的初心——對法律的崇高敬意,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這也必將成為我今後執業生涯中不變的守則。

歌乐山下话“自强”

王丹葉(邵陽市檢察院):五年前,我懷著對檢察事業的崇高嚮往從校園踏入檢察崗位,五年後,再次重回校園學習,雖然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懵懂少年,但對檢察事業的初心與熱情並未改變。為其五天的校園學習,雖然時間短暫,但仍然接觸了許多新的執法辦案理念、接收了許多新的理論知識,結識了許多新的良師益友。這些收穫將成為我以後的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

歌乐山下话“自强”

從左至右依次為:周澤州、賀東楨、曾志強、付本祥、李驍

周澤州(邵陽市檢察院):這七天的集中培訓,增長了我們的知識,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提升了我們的境界,是一場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思維與理念相交融的思想盛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辦案質量就是檢察人的生命線,公平正義就是檢察人的初心。

賀東楨(邵陽市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洞口縣檢察院副檢察長):闊別大學校園多年,有幸接受“再教育”,內心是興奮和激動的。為期一週的學習是辛苦的,但也是有感慨,有收穫的。感慨於西南政法大學的厚重歷史,在重慶這座城市裡是如此相得益彰;收穫的不僅是技巧和技能,更是一種治學的嚴謹態度和對公平正義的執著。一週的學習裡最欣賞李昌林教授的講課。他超脫於教案,如數家珍地為我們詮釋著各個案例,完全是豐盛的理論盛宴,引起大家的頭腦風暴。而他的尖銳發問,也讓我在內心不停對照反思過往的工作。是的,作為一名員額檢察官,追求法律的真理是我們的天性,絕不能對當事人權益麻木不仁,甚至“技術處理”沾沾自喜。貫穿整個培訓的非法證據排除無疑是對我們能力和擔當的檢驗,值得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反覆學習和錘鍊。一週的學習很短,但今後的路還很長。我真誠地建議業務學習要多搞,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完美融合!

曾志強(邵陽縣檢察院):巍巍歌樂山下,悠悠嘉陵江畔,在這仲夏季節來到素有“火爐”之稱的山城重慶接受火熱的培訓,在素有“法律界黃埔軍校”之稱的西南政法大學聆聽大師講課;在烈士陵園下接受革命精神的薰陶,在寧靜校園裡享受法律教育的洗禮,不虛此行,不忘“法”心!

付本祥(邵陽市檢察院):歌樂山下綠意盛裝的西政校園充盈著公平與正義的法學殿堂,令此行接受培訓的每一位公訴人獲益良多。從罪與非罪到起訴與不起訴,從證據的三性到非法證據排除,從毒品犯罪到職務犯罪,此次培訓可謂是一次深厚法學理論的洗禮。法平如水,經過這次培訓,每一位公訴人都深切感受到了一個冤假錯案所帶來的司法創傷,更加明白公平與正義的可貴,更加明白如何做一名堅守法律底線的公訴人。

李驍(邵陽市檢察院):這次培訓對我而言終身受益,名校的法學氛圍讓我感觸頗深,名師的法學理念將貫穿我以後的辦案實踐,李昌林教授的那句“不辦冤案”,將永遠作為我辦案的不變標準。

歌乐山下话“自强”

文 | 朱順翠

編 | 楊陸勤

審 | 王晟芳 劉曉紅

關注邵陽檢察 與您分享正義點滴

歌乐山下话“自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