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爲何被稱爲「元宵節」?爲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星月當空萬燭燒,

人間天上兩元宵。

過完元宵才算過完春節,

在你的記憶中,

元宵是什麼樣子的?

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

元宵節可遠遠不止這些習俗,

快來了解一下你不知道的元宵節吧~~~~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元宵節的來源


正月十五,元宵節,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其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那麼,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


相傳,漢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致使呂后獨攬朝政,呂氏權傾朝野。等到呂后去世,諸呂擔心遭到清算,便企圖共謀作亂,徹底奪取劉氏江山。為保劉氏江山,齊王劉襄聯合

周勃、陳平等大臣起兵討伐諸呂,並於正月十五徹底平定“諸呂之亂”。


漢文帝為慶祝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因為正月又稱元月,“夜”同“宵”,所以,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後來,司馬遷創建《太初曆》,便將元宵節列為我國的重大節日。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為什麼要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於唐五代。那時,“元宵”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中間夾糖餡,到了宋朝,稱其為“浮元子”,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後來,由於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因此,北方人稱之為“元宵”,南方則稱“湯圓”。

不論是北方的“滾”元宵,還是南方的“包”湯圓,皆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圓幸福,年年歡聚。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為什麼要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這一習俗可以追溯至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龍頭鳥身的形象,後逐漸編排為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我們作為龍的傳人,龍,是我們的圖騰,是為我們先祖消災除疫、確保風調雨順的象徵。為了祈求得到龍的庇佑,逐漸在我國許多地方都形成了祭祀時舞龍和元宵節耍龍燈的習俗。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為什麼要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起源於西漢的隱語。

“燈”與“丁”諧音,因男稱“丁”,女稱“口”,更引申為生男的吉兆。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至宋代已成為元宵節的特色活動。

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雲:“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這“藏頭隱語”,即是謎語。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為什麼要走百病?

走百病,走百病,北方多稱作度百厄、遊百病、散百病,南方多稱為走橋、走三橋,嶺南地區則多稱為“採青”、“偷青”等是元宵節避災求福的一種民俗活動,明清時尤為盛行。清康熙《大興縣誌》載:“元宵前後,賞燈夜飲,金吾夢池。民間擊太平鼓,走百索,婦女結伴遊行過津橋,曰:‘走百病’。”

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以驅病除災。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釘”,“釘”與“丁”同音,而“丁”又象徵男子,所以,婦女特別是未有身孕的婦女必須誠心“摸釘”,以求子嗣,使家業興旺,有傳宗接代之人。婦女們熱衷於去正陽門“摸釘”,因正陽門秉“正陽之氣”,摸了正陽門的門釘,宜生男丁,消災祛病。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為什麼要踩高蹺?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元宵節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

踩高蹺是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在廣場進行表演,其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相傳,從前有座縣城叫兩金城,城裡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節都聯合辦社火,互祝生意興隆,五穀豐登。不料後來來了個貪官,把這看作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於是,就要求凡是進出城辦社火,每人都要交三錢銀。人們不交,他就關城門,掛吊橋。但是,這並不能難住聰明的人,他們就踩著高蹺,翻越城牆、過護城河,繼續歡度春節直至元宵節,於是,這一習俗漸漸流傳下來。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正月十五為何被稱為“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猜燈謎?

值此元宵佳節來臨之際,

全體墨泉人祝大家

心圓夢圓,湯圓福圓,

福運長圓,萬事結圓,

闔家團圓!

正月十五为何被称为“元宵节”?为什么要吃元宵、猜灯谜?

墨泉生態建設

讓世界因我們更美麗!

生態修復 | 農旅開發 | 小鎮規劃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